为“海上枫桥”提供“普陀解法” 数字赋能构建海上矛调新格局_舟山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为“海上枫桥”提供“普陀解法” 数字赋能构建海上矛调新格局

2023-11-02 10:18:11

 普陀区依海而生、凭海而兴。这里航道多、海况复杂,导致海上纠纷频发易发。

  近年来,普陀区将“枫桥经验”从陆地推广到了海上,创新打造“海上枫桥”浙里矛调应用,线上线下联动,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提供了“普陀解法”。

  创新应用,为“海上枫桥”提供信息支撑  

  日前,普陀一渔船在舟山海域的渔场作业时,与岱山一渔船发生了碰撞。双方协商未果,普陀渔船老大遂通过“海上枫桥”浙里矛调应用申请调解。该应用实时检索到距事发地6海里内有“海上老娘舅”船,立即指派其前去调处,最终双方达成和解。

  海上矛盾纠纷一站式管理——这正是“海上枫桥”浙里矛调的应用场景。该应用以基层治理四平台为应用底座,整合普陀区委政法委、普陀区社会治理中心等多方资源,搭建海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专题库,对海上矛盾纠纷开展调前感知、预警分析、调处化解、履行保障等全周期管理。

  “如涉及船员欠薪纠纷、船员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问题时,当事人或热心群众能在手机上操作,申请调处解决或线上爆料,还可进行跨区域海上纠纷线上办理,极大方便了群众。”

  据普陀区社会治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海上多头管理的治理难点,该应用实现当事人及执法人员从终端平台“一键上传”和“一键获取”船上人员信息、人社欠薪数据、海事责任判定、船只所属公司信息、海事海上刑事案件等各种数据资料的便利操作,突破过去海上管理职能条块割裂与重叠交叉的固有壁障,并实现跨部门跨平台信息共享,为纠纷化解提供信息支撑。

  据统计,该应用自2022年4月在浙政钉和浙里办App上线运行以来,共受理案件378件,线上化解率97.3%,群众满意率100%。

  目前“海上枫桥”浙里矛调应用入选2023政法智能化建设智慧治理创新案例。

  化解矛盾,线上线下联动治理  

  远洋渔船生产条件艰苦,尤其是公海作业时,海上停留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生活枯燥、船员思想情绪不稳定,很容易引发各类纠纷。

  在舟山宁泰远洋渔业有限公司,51艘远洋作业渔船全都配备了治安员队伍,平均每年通过船上治安员化解的纠纷达上百件。

  这些远洋渔船治安员承担起了船上纠纷调解、治安防控、作业安全、涉外事务应对等职责,他们的及时介入,有效实现了“小事不离船、大事不离港、矛盾化解在海上”的目标。

  如今,普陀区正积极发挥着远洋渔船治安员、“海上老娘舅”作用。结合“海上枫桥”浙里矛调应用,这些远洋渔船治安员、“海上老娘舅”通过现场介入制止,有效预防了纠纷升级。此外,通过目击船员自述材料、视频监控、手机影像等材料上传,配合海警、海事、海洋与渔业等部门进一步调查取证,明确事实责任。

  建立海上纠纷线上资源共享、联席会议、协同处置、预警预防、打击整治等相关配套机制,普陀区正切实提升海上纠纷防范化解能力,为“枫桥经验”提供极具海岛城市辨识度的“普陀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