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已成立各类社会工作室30余个,吸引250余名乡贤参与,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300余起_舟山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舟山市已成立各类社会工作室30余个,吸引250余名乡贤参与,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300余起

2023-08-20 12:05:14

“我现在是退而不休,新的调解工作室马上装修好了,做的工作还是跟以前一样,以接待调解、议事协商为主,为群众排忧解难。”近日,已卸任嵊泗县菜园镇东海社区党总支书记的毛军红告诉记者,她的新调解工作室名为“和美毛军红工作室”,她也将凭借“老书记”这一“乡贤”身份,在基层一线继续当好“和事佬”。

  毛军红是市、县人大代表,退休前,她先后担任过嵊泗东海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等职,在当地颇具威望。2017年,毛军红在社区带头成立了“阿拉娘家人”调解工作室,至今已为当地群众化解矛盾纠纷200余件,调解成功率98%以上。

  “渔农村基层常见的是关于土地、婚姻、家族矛盾、邻里关系等纠纷,调解员除了要懂法律善调解,更要接地气明乡情。”毛军红说,自己当过多年基层干部,了解基层和村民情况,大部分村民信任自己,劝解的话也听得进去,矛盾更容易化解。

  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充分发挥乡贤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黏合剂”“调节器”作用,探索“乡贤+调解”新模式,创新打造“乡贤调解团”,将各镇街、村社里有一定群众基础、社会威望和个人魅力的乡贤纳入其中,不断优化、壮大基层人民调解队伍,也让矛盾纠纷化解更接地气、更具实效。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各类社会工作室30余个,吸引250余名乡贤参与,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300余起,其中历史遗留的疑难复杂纠纷135起。

  “乡贤调解在矛盾纠纷化解中有着‘地熟、人熟、事熟’的优势,不仅能够‘软化’激烈情绪,更能‘巧解’百姓心结。”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乡贤们对渔农村矛盾纠纷掐得准脉、挖得到根、找得到门,能精准、高效化解常见的矛盾纠纷,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此外,我市还建立了群众信访“乡贤代办”机制,由乡贤代理群众办理部分信访事宜,努力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