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探路数据知识产权先行先试 创新提质,让数据资源变现_温州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温州探路数据知识产权先行先试 创新提质,让数据资源变现

2023-10-13 14:19:09

3_1056859_b.jpg


日前,全国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推进现场会在温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温州正全方位构建数据产业,探路数据产权先行先试,助推数字经济创新提质。

  盘活数据 释放企业知产活力

  通过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实现对企业高价值数据的法律确认和保护,并通过质押融资来盘活数据知识产权价值,释放企业创新活力。今年8月1日,温州康尔微晶器皿有限公司“黑色无砷LAS微晶玻璃可见光和近红外透过率数据”在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成功存证登记,成为全省首笔微晶玻璃相关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也是温州企业取得的首张数据知识产权证书。

  “这张证书可以保护企业数据安全,还可以让我们的数据确权,促进交易流通。”企业办公室主任郭钦钻介绍,公司还在对20余件产品进行数据知识产权整理和存证,以此进一步开发交易流通、金融创新、纠纷处理等多种场景应用。此外,康尔微晶还通过以自主拥有的数据知识产权向中国银行龙港支行质押融资,成功获批1亿元授信,是全国单笔金额最高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龙港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科负责人称,为推动价值挖掘、权益保护和合规交易流通,促进地方产业数据知识产权保护,该市还制定出台政策意见,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质押与保险等拓展内容。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王丹介绍,在龙港试点的基础上,我市正全域探索数据知识产权存证、登记、质押、交易等相关工作,加快建立保护规则,助力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目前,温州共有数据类市场经营主体8839户,各县(市、区)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全部实现零突破。我市已全面贯通“浙江知识产权在线”,推广应用登记平台,提高系统应用率,引导企业善用、巧用在线服务。并开展国家知识产权服务业高质量集聚发展试验区创建,打造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选育一批专业服务机构,助力价值实现。首批已选育数据知识产权服务机构10家,预计全年将服务企业400家、登记数据知识产权200件。

  同时,拓宽应用场景,挖掘本地印刷、泵阀、物联网等特色产业优势,加大数据产权类标准研制。

  加“数”前行

  推动数据资源变现

  以数据知识产权改革试点为机遇,探索登记管理、交易使用、知产保险等,一系列硬招、实招正在不断充分释放温州数据产权效益。

  温州数安港自去年5月开园至今,仅一年多时间,加速推动数据资源“变现”,在全国率先形成数据产业全生态合规体系,谋划实施18大类应用场景,成功交易数据产品3760单、交易额破两亿元。

  目前,健康、交通、广告领域等国内数据“大户”纷纷与数安港牵手合作,在各自领域建设大数据安全实验室。不久前,中国电子、联仁健康两个数据头部企业先后正式落户。“数据实现安全流通,数安、企安、人安也是我感受到的温州营商环境。”联仁健康总经理高菁说。同时,数安港还推动省大数据联合计算中心、浙江大数据交易中心温州基地落地,目前已上架信贷数据宝、企业开户宝等50项数据产品和服务。其中,信贷数据宝自上线以来,推出贷款产品42项,累计授信673亿元,用信182亿元,惠及用户达15.2万。

  据了解,为抢占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先机,我市还出台《公共数据授权运营管理实施细则》,成立协调小组,对运营建章立制,并由知识产权、发改、经信等单位联合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在保护个人信息、商业秘密、保密商务信息和确保公共安全的前提下,向社会提供数据产品和服务。让公共数据以资产的形式流向市场为企业所用,助力孵化培育一批高价值的数据应用场景和数据产品,才能进一步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市大数据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以“生命金钥匙”为例,可以通过挖掘医疗健康大数据,来解决临床试验患者招募难、病例匹配难、科研数据获取难等问题,赋能新药研发和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