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3 20:10:29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在三月烟雨的淅沥声中,越城区陶堰街道迎来了第四届东鉴湖文化旅游暨湿地油菜花节。作为本届活动的主场之一,这几天,新搬迁至陶堰老街的“陶堰八味”体验馆开始了紧张有序的试营业。体验馆有关负责人、浔阳村党总支书记许红根“化身”为东家,正忙前忙后。“现在有4位村民在这里上班,从目前接单情况看,正式营业的时候会更忙,还要增加人手呢。”许红根笑着对记者说。
陶堰街道是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主体片区。透过“陶堰八味”,记者看到了水清岸绿、安澜宜居的水生态环境,看到了从这片水域中滋养出的共富路径。今年2月,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获评第二批省“五水共治”实践窗口称号,“人水共生”的生态发展之路,在这里越走越稳健、越走越宽阔……
人水“共治”
还原水乡风情
东鉴湖湿地,浓缩了一部越城十年治水史。
据了解,整片湿地涉及越城区陶堰街道、皋埠街道,主要包括洋湖泊、百家湖、白塔洋、浙东古运河和周边部分农田,占地面积达560.93公顷,东西长约10.6公里,南北最宽处约2.9公里,水质基本达到Ⅱ、Ⅲ类及以上。
如果站在高处向远处眺望,就能发现整片水域河网稠密、支流众多,与周边村舍错落相间、衔接紧密,体现出水乡“人水共生”的自然风貌。“这片水系的治理方法,就完全贯彻了‘五水共治’最核心的‘共治’理念。”越城区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说。
重点工作齐抓共管。自2014年全面开启“五水共治”以来,区治水办结合“美丽河湖”创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对周边区域河道实施水质提标、河道清淤、沿湖风貌提升等工程。对洋湖泊、百家湖、白塔洋等节点区域,通过新建生态砌块挡墙护岸、清理围网界箔、增殖放流、有害生物清理等方式,大力改善生态环境。
各方协作共同发力。在陶堰街道南湖村的老党员陶月承看来,绍兴大小河道数千条,可谓是老百姓走出家门就能看到水。他说:“治水肯定不单单是政府的事,我们老百姓也是治水护水的一份子。”十年来,在越城区像陶月承这样的护河志愿者越来越多,数字化应用“碧水联盟”上的志愿者注册人数已达数十万人。治水合力与日俱增,并逐步建立起相应管理制度,形成共管共建共护长效机制。
2017年,湿地成功入选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名单,公园内的百家湖于次年被评选为绍兴“最美河湖”。
去年9月,《浙江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发文,越城区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为发力点,围绕“共养”,一方面增加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20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1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3种。在2021年底全省水鸟迁徙调研中,湿地公园鸳鸯群留下了越城区首次超100只鸳鸯种群越冬的历史纪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渔业生态养殖,探索实行人放天养、以鱼养水的生态养殖模式,去年就投放鱼苗600万尾,进一步涵养水源、净化水质,保持生态平衡。
如今的湿地公园湖畔,拥有集绿道、游憩、休闲、运动、健身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廊道和全域“水岸风景带”。美丽乡村星罗棋布,游客往来如织,在这里,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融合“智治”
激活生态红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陶堰街道显现出极具说服力的转化功效。
“陶堰八味”,是以河鲜为主打的公共品牌。陶堰街道浔阳村依托东鉴湖优质水环境,挖掘水清鱼肥的特色,开展特色餐饮服务,既解决了游客用餐问题,也将有力拉动当地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许红根告诉记者:“通过街道牵线,今年我们引入了第三方公司运营管理,明确由村里提供劳动力,按照收益分成的方式实现增收。避免了非专业经营带来的风险和其他不利因素。”被问起是否担心客流,许红根颇为自信。在他看来,自己家门口的优美环境,是天然的引流密码。
“坐享”这份生态红利的,远不止浔阳一村。
行走在村与村之间,沿河堤岸修缮一新,商铺店面古色古香。在陶堰村内,家家户户门口,梨花素白,暗香萦绕,空气分外清新。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油菜花节,陶堰村与白塔酒厂合作,以黄酒为主题布展,开展“陶堰茶叙”活动。同时,在抖音直播间,展示“寻味陶堰”系列农文创产品。此外,南湖村的“花庄1号”民宿围炉煮茶活动、横旦村的小岛露营地等已面向公众开放。“立足各地特色,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全面激活农村造血功能,既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陶堰街道党工委委员吴子园说。陶堰街道已成功举办四届油菜花节,累计吸引游客50余万人次,增加周边村民收入近30万元。
得益于数字化改革,全新打造的“智慧湿地”辟出更加便捷的富民路径。
去年,位于东鉴湖湿地公园内的民乐原乡田园综合体与绍兴古越龙山黄酒集团合作,打造全国首个数字化糯稻基地,在“东鉴湖糯稻香”共富工坊中,建设24小时慢直播系统,全网全流程追溯生产原料,让千里之外的观众见证绍兴黄酒从“稻香”到“酒香”的蜕变。基于此,街道组织周边村民成立糯稻共富联盟,通过糯稻基地的发展,辐射周边种粮大户,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不但如此,“民乐原乡”还联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建设“灌片精准灌溉系统”,以“稻田+生态拦截沟+尾水收集池”模式,实现农田尾水循环“零直排”,有效节约水肥资源25%以上,田间作物管理效率提升近300%。“前有开源,后有节流,从这个意义上看,更加鼓了大家‘钱袋子’。”区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说。
进入新发展阶段,根据新发布的绍兴鉴湖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湿地公园将按照“一带、三心、五区”规划要求建设。其中“一带”即以世界文化遗产浙东古运河为基底的运河生态保育带;“三心”即以古鉴湖湮废后的遗址——洋湖泊、百家湖和白塔洋“三湖”为代表的三大湖泊;“五区”即湖泊生态修复区、农耕文化体验区、艺趣稻田体验区、水乡风貌浏览区、科普宣教展示区。“鉴湖湿地公园建设将始终遵循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特别是将以此次省‘五水共治’实践窗口为契机,进一步夯实治水护水举措,强化资源保障、激发首创精神,让优异的水生态环境成为越乡原生态风貌展示区、稽山鉴水生态功能示范区最鲜明的底色。”区治水办有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