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市场“减塑”做得怎么样?_金华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金华市场“减塑”做得怎么样?

2023-06-06 10:30:18

一个小小的塑料制品能带来多少危害?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新消息:全球每年生产的塑料超过4亿吨,其中1/3仅使用一次。不论是“限塑令”“禁塑令”,还是6月20日起即将实行的《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管理办法》,都是奔着破解这道难题而去。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的口号是“减塑捡塑”,金华市场“减塑”做得怎么样?记者进行了走访。

农贸市场总体情况良好

6月5日上午,市区曙光路菜场一派繁忙景象。一些市民带着帆布袋子、手推车来买菜,以中老年人为主。不少市民选择用市场提供的可降解环保塑料袋。

“我们是市市场发展集团管的,比较严格,你看我们这塑料袋都有可降解标志。加厚的水产袋也是降解材质。”一龙虾摊位经营者指着红色塑料袋上的“环保可降解”字样介绍。市场里卖水果蔬菜摊位用的是标有可降解的白色塑料袋。据了解,市场管理方广泛动员经营业主减少塑料袋使用量,同时在日常交易中多向消费者倡导建议使用可循环购物袋,以此形成“环保限塑”氛围。

金华开发区秋滨农贸市场总体情况良好。5日傍晚,秋滨农贸市场购物人员逐渐增多,记者在市场内转了一圈发现,各摊位使用的塑料袋并不统一,样式各异。“塑料袋是我们自己买的,都来自正规厂家。”一蔬菜摊主说,市场不允许摊主使用“三无”塑料袋。

今年3月下旬,市市场监管部门对婺城、金东、金华开发区等部分农贸市场开展了限塑和垃圾分类专项督查、检查。整体情况较好,农贸市场里的经营户对垃圾分类的认识有所提升,市场管理人员基本能知晓限塑的要求,推广应用《塑料购物袋集中统一购销制度》,完善购销台账。

流动摊位背街小店存在问题

记者在十足、福泰隆等连锁、大型超市走访时发现,超市内所用的都是可降解塑料袋。“塑料袋要钱,很多市民来购物自带环保袋。”江北福泰隆超市的一名工作人员说。

相比之下,流动摊贩、背街小店用普通塑料袋的情况较多。在曙光路菜场附近的人行道上,一些自产自销的摊主所使用的塑料袋为红、蓝、白等“三无”塑料袋。

金华开发区茂华街上的一些流动摊贩使用的也是三无塑料袋。市区后城里路一家超市的老板坦言,自家用的是普通塑料袋。附近一家小水果店的摊位上挂着没有任何标志的白色塑料袋。“我们用的虽然不是降解塑料袋,但是符合规定。目前对我们并没有‘禁塑’要求。”市区人民西路一家药店工作人员说。

源头“减塑”还需各方加把劲

“禁塑限塑”初衷是从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通过倒逼手段控制塑料袋使用量。然而现实中,针对生产销售厚度不达标塑料袋的行为,监管执法都相对缺乏力度,更别说在使用环节。我市本地生产塑料袋的企业较少,市场上使用的塑料袋多由安徽等地企业生产。因此,我市监管重点落在流通销售环节,这恰恰是最难掌控的。

同时,市民的环保意识还需加强。在走访中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就算使用了环保布袋、菜篮,也没很好起到塑料袋减量效果。带着环保布袋或菜篮的市民,在各摊位买完东西后接过的依旧是用塑料袋装好的菜,鲜有直接把菜装进布袋菜篮的。“减塑”仍有大量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