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9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其中交通、水利和能源投入以68.6%的增速继续位居全省第一_舟山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今年1~9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6%,其中交通、水利和能源投入以68.6%的增速继续位居全省第一

2023-11-05 20:49:47



  持续扩张经济总量,强化项目硬核支撑。数据是最好的见证:今年1~9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59.4亿元,同比增长7.6%,持续发挥投入撬动作用。其中, 基础设施和工业技改投入贡献值显著,以51.3%和29.3%的增速,表现出强劲的上升趋势。

  今年以来,我市基础设施投资呈持续快速增长态势,投资达数百亿元的多个重大项目在我市相继开工,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尤其是交通、水利和能源领域的投入十分抢眼,以68.6%的增速全省领跑。

  走进定海白泉的国能浙江舟山电厂三期2台660兆瓦机组扩建项目施工现场,这里“火热”一片:一条从海边码头延伸至厂区的输煤栈桥正在建设,栈桥上不时飞溅起焊花……

  “输煤栈桥总长721米,属于10万吨级卸煤码头的配套工程。”指着正在兴建的码头,一位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座卸煤码头泊位长315米,年设计通过能力为680万吨,总投资约4.1亿元,目前码头已完成工程量的70%。

  一侧工地上,两辆吊车正慢慢扬起“长臂”在两座已封顶的海水脱硫吸收塔前移动,似在寻找最佳摆放位置。“目前我们各项工程进展顺利,有些已提前并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像240米高的烟囱外筒壁已结顶,锅炉的钢结构安装完成。预计到年底,整个三期项目将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舟山电厂三期基建计划物资部主任袁鸿亮介绍说,“良好的施工局面,也是为了保障明年尽快完成双机投产任务。截至目前,舟山电厂三期项目总投资57.7亿元,按全国同类机组先进水平设计,预计明年投产后,当年的发电和功能产值将增加10亿元以上。”

  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看来,重大项目的有效投资是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重要因素。前三季度,甬舟铁路、国能浙江舟山发电厂三期2×660MW扩建工程和小洋山北作业区集装箱码头及配套工程等26个年度投资5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单月完成投资56.5亿元,占重大项目总投资比重近70%,持续发挥稳投资促增长硬支撑作用。下转第3版▶  ▶上接第1版 

  前三季度,全市技改投入同比大增29.3%。尤其是水产品精加工领域,在优惠政策与市场竞争的刺激下,技改不断升级改造。 

  模具刷油、注入原料、逐个翻转、烤熟起盘……在浙江海士德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群女工在烤盘前手脚利索地制作章鱼丸子。而在隔壁车间里,放着一台崭新的章鱼丸生产机器。

  “这套进口的全智能章鱼丸烧机设备,是今年8月公司投资近600万元引进的。它不仅能提升我们的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还节约了人工,降低了生产成本。”公司办公室主任郑妍说。

  这台全智能章鱼丸烧机最大优势就是实现了生产线的全自动化。无须人工注浆,还可自动混浆、自动翻转,实行多通道电加热。生产时间从之前的每吨4小时,缩减到目前的2.3小时,工作效率提升了42.5%。原本18人的单班次也只需1人监管设备操作,4人负责摆放章鱼粒即可。

  “预计年加工能力由原来的730吨可增到1278吨,产能提高75%。”郑妍说,全自动生产流水线不仅推动了企业的产业升级,也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今年以来,该公司已完成技改投资800余万元。

  包括“海士德”公司在内,前三季度,在流水线技改投入上,兴业、华超、丰宇等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力度都较大,且效益明显。

  据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拨“技改大潮”得益于我市为水产精深加工企业转型升级出台的相关政策与举措,通过“真金白银”,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力度,从而促进全市水产品加工业生产模式向全流程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

  冲刺四季度、夺取全年红,以投资之“进”促发展之“稳”。业内人士认为,快速推动项目建成投运,不仅能为完成年度经济发展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还将进一步稳定产业结构,培育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