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含新量”持续提升 数字科技创新 激发产业升级新动力_舟山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我市前三季度工业经济“含新量”持续提升 数字科技创新 激发产业升级新动力

2023-11-03 10:19:22

海洋科技创新,是舟山发展海洋经济的活力源泉和强大引擎。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工业经济成绩亮眼,新技术新经济贡献突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9.7%,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6.0个百分点,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6%。这些数据表明,我市工业经济“含新量”持续提升,新动能、新产业引领带动作用强劲。我市海洋科技创新正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走进位于小干岛的舟山中创量云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一艘悬在半空、被脚手架包围的玻璃钢船格外引人瞩目。舟山中创量云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宁告诉记者,这艘长39米的金枪鱼延绳钓船,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玻璃钢渔船,也是该基地接到的最大订单。和普通钢质渔船相比,玻璃钢渔船具有材质轻、热阻大、可塑性好等特性,还有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维护费用低等优势。

  “玻璃钢材质的远洋渔船,要比普通的钢质渔船省油20%~30%。”张宁说,船上设备采用了不少信息化集成技术等新工艺,安装调试完成后,作业人员可从原先的28人减至22人,能为船东节省不少人工成本,“这艘船预计明年1月就能顺利交付。”

  这个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由中创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组建。该公司近年来已相继研发了采用玻璃钢材料建造的金枪鱼延绳钓船、带鱼钓船、拖网渔船、远洋冰鲜延绳钓船、豪华客船等标准船型15款,完成交付新材料渔船400余艘,并在船舶的设计、生产、管理、检测、交易等环节实施全流程数字化管控,实现了从设计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多船东、船厂的认可,也引领我市船舶产业朝着绿色、数智化方向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海洋经济发展,我市相继建成了一批多样化、高端化的海洋创新平台,加速推进海洋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中船(浙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和舟山市政府合资设立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深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是我市实力较强、发展潜力较大的海洋特色信息服务企业之一。从今年年初开始,该公司立足舟山本土海洋特色,结合船舶产业发展需求,创新研发了“船舶修造行业产业大脑”数字化平台。

  中船(浙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吉顺说,这个大脑平台建设集成了产业数字地图、物资共享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无动力防台监管应用等多个船舶行业应用场景和数字成果,能有效整合全市船舶修造领域的多项行业及政务数据,串联起船舶修造行业上下游企业,助力提升政府管控服务、市场调节服务。

  “以产业数字地图为例,这项应用整合了全市船舶修造领域的数据资源,能形成动态变化的企业、行业、区域画像,以直观的可视化方式实时展现船舶修造产业的运行情况。”马吉顺说,传统船舶修造企业运用数字化平台后,还可以搭建线上物资供需的沟通渠道,并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模式、生产流程进行科学再造,进一步提高产能。

  从我市前三季度经济数据来看,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不可小觑。业内人士表示,我市立足海洋经济发展需求,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数实融合正在成为我市传统产业集群发展的“必修课”。数字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双向奔赴”,正成为推动我市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