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1 14:30:30
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拯救心源性猝死的“救命神器”,在“黄金四分钟”内对心跳骤停的患者给予电击除颤,救治成功率较高。目前,普陀已有12所学校配备AED,为师生撑起“守护伞”。
走进沈家门小学西校区的体育馆,在门口就能看到AED标志,设备也放在醒目的位置。学校保健医师周军儿每天都会对设备进行检查:“每天要查看外观是否完好、AED状态指示灯是否显示正常、电极片包装是否完好等,确保它能在紧急情况下正常发挥作用。”
据了解,AED最大的特点是使用者无须具备高水平判读心电图的能力,只需根据录音提示,接通电源,按动放电按钮,就能完成心电图自动分析和除颤工作。该设备显示屏会播放急救演示视频,并配有标注了现场急救流程和设备操作步骤的图文说明供使用参考。为了让设备发挥最大效用,沈家门小学的部分教师陆续报名参加了普陀区红十字会组织的相关培训,目前全校已有30余位教师分别拥有心肺复苏(CPR+AED)培训证书和红十字救护员证等。
“我今年上半年通过培训考试取得了相关证书,但这些急救知识仍需反复学习。”沈家门小学德育处教师乐梦洁说,和其他取得相关证书的教师一样,她会反复观看AED设备的演示视频和操作步骤说明,并练习动作和口令,让自己能更熟练地掌握这项急救技能。
据了解,目前普陀区沈家门小学、普陀二中教育集团城北校区、六横镇峧头初级中学、沈家门第一初级中学等学校配备了AED设备,后续会逐步覆盖普陀区所有中小学。这些设备部分由普陀区红十字会捐赠,部分由学校自己采购。如果附近市民有紧急需求,也可以向学校求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