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300年前的定海知县为何被世人铭记_舟山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这位300年前的定海知县为何被世人铭记

2023-03-23 20:31:21

知县是古代官制中比较低的阶层。在清朝,有一位定海知县,以他灿烂的光芒,吸引了修史官的注目,并倾注笔力,让他在《清史稿》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位知县就是缪燧,清康熙年间在定海任职22年。他有何作为能得治下民众赞誉、朝廷褒奖?他又是如何在海岛小县发挥政治才能,终成为官员楷模,名垂青史?

  初入仕途,他有为民请命的风骨

  3月10日,晴。乍暖还寒的岛城早春时节,迎来艳阳丽日,湛蓝的晴空一碧如洗,位于小沙街道庙桥村的缪燧纪念馆,沐浴在午后的阳光下,散发出洁净的光辉。如此清透,一如缪燧一生为人、为官。

  不远处的三毛书屋内,一场关于清廉的主题讲座正在进行,主讲的是舟山市作协副主席孙和军,他把缪燧为官时的清廉本色结合为民政绩娓娓道来。

  去年5月,定海区小沙街道新建的缪燧纪念馆开放,旨在挖掘海岛历史文化名城“廉元素”,打造全新“红廉教育”海岛阵地。如今,这里被命名为舟山市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当地将纪念馆与周边的旅游景区一并推介,推出文廉之旅,让游客在欣赏自然风光、品味文学魅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政思想教育,感悟清吏的百年风骨和清廉政风。

  回溯300多年时光,当我们重新回看康熙初年的历史,就会发现这位县令是如此与众不同。那个年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太多,有资格被记入史册的著名历史人物也不少,且大多身居高位,或为朝中重臣,或为各地督抚,而缪燧终其一生只是一介县令,却以廉洁奉公而被朝野传扬,三度得皇帝赞许、朝廷褒奖,足见廉洁对于政治的重要意义,廉吏本身的自带光环。

  在纪念馆的展厅中,展陈着反映缪燧廉洁奉公的8幅画,分别是“为官不欺”“拒建生祠”“革治陋习”“拒收贿金”“捐俸济民”“坐怀不乱”“自奉俭薄”“流芳百世”,每一幅都能讲出一段感人的故事,代表着缪燧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信仰。

  缪燧(1649—1716年),字雯曜,号蓉浦,江苏江阴县申浦镇缪家村人。16岁时,以贡生身份入国子监读书,成绩优异。然而,三次乡试落第,直至27岁入赀为县职。就因为不是科举正途出身,他的仕途并不顺遂,授职两年后,才得以赴任山东青州府沂水县令。

  初入仕途,缪燧所展现的就是为民请命的风骨。《清史稿·缪燧传》有一段记载:当时山东饥荒,朝廷要从济南购买粮食赈济灾民。缪燧认为,济南路途遥远,往返需要耗费时间,况且运费很多,不方便,于是请求主办赈济的官员把银两分给百姓让他们自行购买。负责此事的官员认为此举违旨不敢采纳,缪燧据理力争并上奏朝廷请示,最终得到允许。此时,官府库存银钱也不足,缪燧倾尽所有来救济百姓。饥荒后,百姓大多流亡,缪燧就拿出个人钱财为他们偿还拖欠的赋税,并替他们购买耕牛和种子,吸引他们回乡恢复耕种。

  这样的义举,让他第一次得到朝廷颁发的制诰嘉奖,同时受奖的还有他的父母以及妻子黄氏。在制诰中,就有“职教牧民,才堪良吏,清廉克彰乎庶事,兹惠永著于当官”的赞誉之词。他树立了良好的亲民榜样,成为同时期官员的楷模。

  康熙三十四年(1695),时年46岁的缪燧补授定海县令。在这座海岛县城,他用毕生心力,让舟山百姓过上安定的生活。

  率先垂范,民众流传“筑塘老爷”的故事

  康熙四十年(1701),定海县东25里(12.5公里)的榭浦塘工地,民夫们挑箩荷担,挥汗如雨。这条长达2313丈(约7700米)的海塘,是舟山本岛南侧抵御风潮侵袭的屏障。有了这条海塘,所围之处尽成良田,沿海渔民也有了避风之所。

  这里,一位身着土布衣,脚穿草鞋,年过5旬的老者,挑着一担石料伛偻而行。他面相斯文,说话文绉绉,与普通民夫大不相同,显然是位读书人。他的腿脚受了伤,行走有些不便,却依然劳作不辍。这位老者,已经在海塘工地劳作多日,这样的辛劳,让周围的民夫都感觉诧异,也心生敬佩。

  此时,远处有定海县的衙役携医生匆匆赶来,高声喊着“老爷”。民夫们更是惊讶,这里干活的只有百姓,何来老爷?此时,那位荷担老者才放下石料担子,朝着衙役招手示意。

  好奇的民夫纷纷询问,才从衙役口中得知,这位在海塘工地与民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老者,竟是定海县令缪燧。县令在百姓眼中那便是一地父母官,竟然如此亲力亲为,腿上受伤依然坚持,其行令人感动。于是,“筑塘老爷”的名号和故事,便在百姓口中流传。

  舟山设治千年,史书上从未有一位主官如缪燧这般为民事而躬身践行。300年后的1977年,在定海虹桥水库工地上,又出现相似的一幕。肩挑一条扁担,一对簸箕的定海县委书记孙九菊,带领党员干部奋战在水库建设第一线。他头戴草帽,身穿布衫,脚上是一双解放鞋,其形象,与工地场景没有一丝冲突,一切是那么自然,没有掺杂一点做作在里面。跨越300年,这两位定海主官的形象却渐渐融合在一起;跨越300年,质朴而坚韧的定海,也一如既往。

  同样的民生工程,同样的亲力亲为,虽然300年前的缪燧未能如孙九菊一般留下一张照片,但民间的口碑已然铸就,即使历经300年依然不会被民众忘却。

  心中放着人民的人,人民也把他放在心中。

  缪燧在舟山的遗迹,多与海塘相关,有些海塘的名称被民众自主改成了“缪公塘”,也有海塘附近,由民众捐资建造了“缪公庙”。如今,小沙大庙的正殿上仍有副对联:“筑塘堵潮辟良田德泽小沙,贤能仁政除灾害永获民心。”这座庙,曾是小沙乡民为颂扬缪燧筑塘堵潮之功德,为其所立的生祠,但缪燧得知后坚辞不受,这才改称小沙大庙,也由此留下了一段缪公拒建生祠的佳话。

  康熙《定海县志》、光绪《定海厅志》记载,缪燧在定海为县令22年,组织百姓修筑海塘23条,共计13172丈(约43.9公里)。造碶门百余座,疏浚岛上主要河道,掘了几百眼水井,垦复农田万余亩。至今,如沈家门的东横塘、西横塘等地名仍被沿用,且成为地标。

  历廿二载,造福一方延续百余年

  缪燧赴定海上任时,是舟山开复,设立县治的第8年,他是第三任知县。他刚赴任时的舟山,是怎样的景象?

  经历南明的兵火和将近三十年的迁界,舟山本岛基本已经荒废。缪燧任定海知县时,舟山本岛“故里丘墟,田庐茅草,极目祗崇山剑立,大海狂澜而已”。他在任22年,舟山全境居民不足万人,其中本岛仅约5000人。原有海塘坍塌殆尽,良田为海水侵蚀,连稻谷都种不出来。地瘠民贫,官府赋税也不能按时征收。

  就在这样一片荒芜贫瘠的土地上主政,缪燧不但要征集民夫修筑海塘和水利工程,还要修建城墙,疏浚护城河、修葺学宫建祠庙……

  《清史稿·缪燧传》中,用了一句“役繁而不扰”来形容。如此多的工程而人口有限,徭役确实繁重,但缪燧的高明之处就在“不扰”。这位父母官,除了在建设一线率先垂范,亲自出工出力,还想尽办法,为百姓减轻负担。

  在缪燧纪念馆中,留存着一份石碑拓本,题为《定邑日用贸易概免抽税碑记》,记录了缪燧在定海任职三年,为民请命的一次壮举。

  碑文记录的是一项免税政策,事情的由来还在舟山展复之初。当时,海岛民生艰苦,采买米面、麦豆、油烛、花布、牛羊、蔬果、竹木等生活物资都需要去宁波府。来往甬舟两地需要经过镇海关,按朝廷规定,凡有货物出口,要按人头和船只缴税,定海百姓不堪重负。 

  缪燧上任后就得知此事,但一介知县,也无法改变朝廷政令。于是,他便一次次向上官奏报,为民请命。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三年,上报的公文堆积案头有一尺多厚。直至康熙三十七年七月,终于得到浙江布政使司的批复,定海居民去宁波购置日用食物等货,概予免税。康熙三十九年三月,这项免税规定被刻在海关旁的石碑上宣示,所谓“勒石永禁”。

  缪燧在定海的善政不胜枚举,单是记录在史书上的就有免除涂税、减轻盐税负担、请医防疫、剿平海盗等项。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清代官员三年一任,而缪燧在定海的任期长达22年,直至在任上病故,为百姓所造之福更是延续百年之久。

  可见,一心为民,从古至今,都是优秀官员的座右铭,一生的自觉践行。

  平生无他,惟“不欺”二字而已

  康熙五十四年(1715),缪燧66岁,在那个时代已属高龄,他向朝廷上书,请求致仕。两年前,他再获朝廷制诰嘉奖。这封制诰与34年前一样,颁奖的皇帝还是那位皇帝,受奖的知县仍是那个知县,他们都垂垂老矣,但时代还要继续前行。

  缪燧为官多年,除了上堂时那身体面的官服,下堂后就是一身缝缝补补的旧衣。海岛虽盛产海味,他却以粗茶淡饭、自制的咸菜萝卜干果腹。长年的劳累和简朴的生活,让缪燧的身体大不如前,但政绩依然显著——全国郡县考绩一等。

  这年,他升任宁波海防总捕同知,兼定海、鄞县、慈溪、镇海4县知县,公事日益繁重,不堪负荷。但朝廷用人之际,对于他的辞呈并未准许。次年初,他没有等到允许退休的通知,却等来了升任杭州府同知的委任状。这是正五品的官职,可缪燧已然重病缠身,卧床日久,无力赴任了。

  康熙五十五年(1716)农历三月初三,缪燧病逝于镇海衙署。临终之时,他没有谈及任何私事,唯独只交待了定海县事和义学、书院的田亩财产。他遗言:“事可对君父,心无累子孙,此乃余署定海之座右铭,平生无他,惟‘不欺’二字而已。”

  缪燧终究是位读书人,虽然他为官时常去工地,也临阵剿过海盗,但对定海的文脉却最为看重,这义学和书院就是他在定海为官二十多年,最为显著的成绩,直至临终亦念念不忘。

  回想到任之初,定海民生凋敝,官府税赋入不敷出,缪燧仍想方设法,采取“认垦入籍之法”妥善调配学额,以此收入扩建定海学宫堂舍。康熙三十六年,缪燧捐资在县署后建屋十余间,创建县义学,并置田地产,以兴文教。

  当时海岛民众久不习教,多安于庸陋,对于缪燧的劝学号召,无人响应。而缪燧对于海岛文教事业始终孜孜以求,乡里子弟姓名一一登记造册,不论资质好坏,凡愿读书者,皆给予奖励。自此,学风渐兴,十余年后,定海的读书人已能与周边城市读书人并驾齐驱,而来上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缪燧去世后,定海民众将他所建义学和文昌书院合为一处,改名为蓉浦书院——“蓉浦”就是缪燧自号——以此奉祀、纪念这位遗泽深远的父母官。

  缪燧在定海留下的故事很多。虽然时光已流逝300余年,但定海的同归域、书院弄,供奉其牌位的小沙大庙和本岛沿海的万丈海塘,依然都在传唱这位好官的功绩。

  为人当如缪燧,为官亦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