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诸暨“杭州港”三期开园 以新兴产业“小圈”谋划产业生态“大圈”_其它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绍兴诸暨“杭州港”三期开园 以新兴产业“小圈”谋划产业生态“大圈”

2025-01-14 09:10:53

日前,位于诸暨经济开发区的“杭州港”三期正式开园,与一期、二期“集成连片”,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诸暨是杭州都市圈的重要成员,也是全国百强县中的“优等生”。珍珠、袜子、金属材料及加工等传统产业兴盛,让诸暨成为浙江省屈指可数的工业强县。

迈向新征程,诸暨厚积薄发,以“圈”入局、向“新”提“质”,探索出一条以新兴产业“小圈”谋划产业生态“大圈”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倾力打造新兴产业“小圈”

先行先试,是诸暨的传统。这一传统也在更迭中淬炼。

走进位于“杭州港”三期园区内的杭州卓易特科技有限公司新厂房,只见工人们正在组装调试性能弹簧回火炉设备,准备春节后发往墨西哥。该公司有着多年的汽车行业设备设计和生产经验,自去年8月入驻“杭州港”三期后,短短3个月就实现批量生产,目前订单已超5000万元。“机制新,活力足。从选址到厂房建设的每一步,我们都深刻体会到园区规划的前瞻性。”该公司自动化系统总监梁帆锋说。

“选择诸暨,除了看中其优越的区位、交通及制造业生态,更看到了当地的务实高效、开放包容和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持续重视。”在“杭州港”三期开园仪式上,入驻企业诸暨诺思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雅琴这样表示。

自2017年起,诸暨开始在杭州、深圳、广州等重要城市设立“诸暨岛”,吸引技术、人才、资本和投资项目聚集,并于2019年开始采用“腾笼换鸟”、整体改造等方式,整合闲置老旧厂区,在诸暨经济开发区探索打造“杭州港”作为落地转化阵地。

不难看出,“诸暨岛—杭州港”就是诸暨通过首创“飞地+基地”双向联动模式,倾力打造的新兴产业“小圈”。

如今,“杭州港”一期项目已引育孵化汇健科技、壹生科等企业20余家,其中生物医疗企业占比约80%,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健康产业圈”。

2022年,诸暨经济开发区再次“扩圈”,将目光从杭州转向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经济圈,盘活原先闲置的近6万平方米厂房,设立“杭州港”二期,不到半年时间便吸引浣江实验室、昕微电子等24个航空航天、新材料项目落户。其中浣江实验室作为省级高能级产业创新平台、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已孵化17家科技型企业,引进一大批高端人才,承担着40个横向科研合作项目。

记者了解到,刚刚开园的“杭州港”三期总建筑面积约6万平方米,重点发展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打造全新的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圈。按照“边改造、边招商”模式,入驻企业实现了“入园即运营、创业即创收”。截至目前,已签约小派科技、卓易特、镭诺等企业10家。

持续谋划产业生态“大圈”

民营经济向来是诸暨最大的本底优势。回头看,“诸暨岛—杭州港”走过的每一步,都是通过优质要素的配套重塑,激发更充沛的民营经济发展新势能。

“这是一条独具诸暨特色的‘异地研发孵化—本土转化生产’区域联动产业培育新道路,能吸引更多高端要素、人才进驻诸暨,也为诸暨企业走出去寻求更大发展提供窗口。”诸暨市开发委相关负责人说,“诸暨岛—杭州港”将持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快速发展,同时提升产业集聚效应,激发出诸暨“闯关突围”的新活力。

数据显示,“杭州港”累计引育孵化各地企业130余家,其中高新企业占比50%以上,带动杭诸两地就业2000余人;聚集省级以上人才40余名,博士及硕士人才200余名;入驻企业累计申请、授权知识产权1200项。

“小圈”的成功,给了诸暨持续谋划“大圈”的信心。以产业生态“大圈”为抓手,诸暨智能视觉、航空航天、生命健康三大新兴产业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9个产业集群正蓬勃发展。2024年,诸暨全力推动产业质效提升,新质生产力焕发生机,项目投资量质齐升。全年引进亿元以上招商项目71个,落地亿元以上内生项目96个,22个省“千项万亿”工程项目全面开工。

1月5日,新年伊始,诸暨重磅推出助企惠企、便民利民的“抢开局、拼经济、稳增长”十项举措。1月9日,中共诸暨市委十七届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创新求变、稳中求进、勇争一流”的工作基调,擂响了全员冲刺的鼓点。

放眼未来,诸暨将进一步强化“产业兴市、实体强城”理念,更加突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以海归小镇、浣江实验室等高能级科创平台为牵引,积极探索“科产互促、产城融合”新机制新举措,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空间有限,发展无限。值得期待的是,随着一个个标杆型产业园区不断生长,必将为诸暨驰骋产业新赛道带来无限想象空间,进而实现经济动力再造、活力迸发、实力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