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浙深化省际边界联合河长制 携手打造跨省“幸福河”_其它新闻_浙江信息网 

浙江信息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苏浙深化省际边界联合河长制 携手打造跨省“幸福河”

2024-06-25 10:35:59

1.jpg


“老孔,一起去河边走走?”“好啊!”近日,在小天圩河边,许文伟和孔文明像往常一样开始了巡河。

小天圩河是苏浙两省的一条界河,南边是浙江嘉兴秀洲区王江泾镇的西雁村,北边是江苏苏州吴江区盛泽镇的兴桥村。作为两个村的书记,许文伟和孔文明都是这条河的村级河长。

不久前,小天圩河出了一件喜事——苏浙跨省界村级幸福河湖项目在这里完工。现在的小天圩河,水清、岸绿、景美。而荡漾的碧波下,则藏着一个涉及两省、跨越二十多年的治水故事。

联合创建 “黑臭河”变成“幸福河”

治河难,治界河尤其难。

“两地并非完全划河而治,你看北岸那三户就是我们村的,南岸也有一些江苏的人家。以前发现点什么问题,常常得把对岸的干部叫过来处理。”许文伟对记者说。

两地的通行需求,还带来了河道淤塞问题。过去,小天圩河上只有一座桥。村民为了方便过河,堆了一座土坝,影响了河水流动。“这么多年来,两地也都曾尝试治理,但各治各的,效果并不理想。”王江泾镇农业农村办副主任龚建佐说。

长三角一体化的东风,让省界上的坚冰渐渐融化。去年3月,吴江区与秀洲区联合签订了《交界区域生态环境共保联治合作协议》,携手开展小天圩河道整治提升行动。去年9月,小天圩幸福河湖苏浙联合创建工程正式启动。盛泽镇对河道进行全面清淤,挖出了上万立方米的淤泥。原来堵塞河道的土坝被推平,变成了三座造型优美的小桥。王江泾镇则在河上设置了多处用来净化水质的生态浮床,以及促进水体流动的景观喷泉。河道两岸随意搭建的违规棚舍也被拆除,变成了绿树成荫的生态护岸。

为了推进这项工作,许文伟和孔文明也成了搭档,“以前大家各管各的,现在不管是哪个村的,我们都一起做工作、解决问题,效果非常好,老百姓也都很支持。”

经过大半年的努力,小天圩幸福河湖苏浙联合创建工程终于完工。看着大变样的河道,沿岸群众喜上眉梢。“真没想到,家门口的这条河能变得这么好、这么美。现在我每天都喜欢来河边走走。”西雁村村民王虹笑着说。

持续发力 18条边界河湖有了联合河长

对住在河边的老一辈村民来说,小天圩河如今的改变令他们震撼。

二十多年前,这里还是一条鱼虾绝迹的“黑臭河”。盛泽镇的工业和生活污水未经有效处理直排与小天圩河相连的麻溪港,导致下游秀洲区渔民损失惨重。2001年11月22日凌晨,王江泾一带的村民筑坝截断麻溪港,以拦阻来自上游的污水。这就是当时的“零点行动”。

一条河不能分段治。“零点行动”敲响的警钟,让两地翻开了携手治水的新篇章。如今,盛泽镇建起了6个污水处理厂。工业污水经过多道工序处理后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监控数据实时传送到生态环境部门并对外公布。同时,相关部门对涉水工业企业进行全方位检查,严厉打击各类偷排偷放行为。

两地还建立了“江浙治水六方联盟”,省际边界联合河长制覆盖秀洲区与吴江区全部18条边界河湖,像许文伟和孔文明这样的“巡河好搭档”,一共有58名。

在两地的共同努力下,王江泾国控断面主要污染指标持续下降,曾因水污染对立的两个村子也变得亲如一家。西雁村许多村民在兴桥村的纺织厂打工,两村通婚的也有不少。

小天圩幸福河湖苏浙联合创建工程,则为两地联合治水增添了一座新的丰碑。“以前为了治水,双方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去年我们商量治理小天圩河,达成合作意向只花了五分钟,盛泽镇方面还主动提出他们要多承担一部分投资。”龚建佐说。

记者手记

跨省治水,打破行政界限是关键

二十多年前的黑臭河,如今成了跨省界村级幸福河湖。这一故事背后的关键,在于长三角一体化对行政界限的突破。

界河难治,难在行政壁垒的限制。水是流动的,“各管一边”的治理方式注定治标不治本。挖开堵在河道里的淤泥,只要几个月。挖开堵在两岸之间的行政壁垒,却需要两地政府几年、几十年的持续努力。

小天圩河能够重获新生,正得益于行政坚冰的消融——治水联盟、联合河长制、联合创建幸福河湖……这些创举让省界不再成为治水的障碍,也让两地的关系越来越亲、联系越来越紧密。

政通,则人和,于是百废俱兴。小天圩的治河故事,留下的是一个大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