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 10:59:27
“今年夏天我已经通过培训拿到了育婴师证书,现在想再学一门课,以后工作更好找。”最近,在衢州市常山县锦绣职业培训学校,招贤镇村民潘文翠登记报名了政府推出的养老护理员培训。她说,培训课程免费、实用,而且培训、就业可以一站式完成,“‘常山阿姨’名声响当当,经过专业培训的阿姨在市场上非常受客户欢迎。”
早在二十年前,锦绣职业培训学校就开设了电动缝纫、电脑打字两门课程。但在推出培训券制度之前,农民培训一直存在走形式的情况,农民对培训项目不喜欢,培训效果不明显。青石镇副镇长鄢倩倩介绍,为了做实农民素质提升工作,2003年常山创新推出劳务培训券制度,根据培训计划向农民发放面值分别为50元、100元的两种培训券。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农民可以到培训点自主选择技能培训项目。政府买单、农民点单,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青石镇砚瓦山村的徐卫建是推出培训券后最早接受培训的农民之一,培训的内容是石盆景制作。青石镇砚瓦山村景观石资源丰富,至今已有上百年的采石历史。“以前是卖原石,现在是卖设计、卖理念,培训让我的视野更加开阔,也让我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徐卫建说。
随着培训的迭代升级,常山县农民培训工作从“专业化”向“品牌化”跃升。2017年,常山县创新打造“常山阿姨”品牌,设立了全国第一个专为保姆培训成立的事业单位——常山阿姨事业发展服务中心,出台了24项配套政策,并设立“常山阿姨”发展专项基金。
常山阿姨事业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常山阿姨”培训已细分出家务、育婴、养老、急救等不同专业课程,全县每年开展家政类技能培训超过2000人次,可带动妇女增收3亿元以上。
据统计,二十年来,常山在农民培训工作上累计投入1.6亿元,组织农民培训25万多人次,带动近10.5万农民转移就业、增收致富。在农民培训工作的推动下,常山农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03年的3717元增长到2022年的28996元,增长近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