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5 14:37:48
新学年伊始,国科温州附属高级中学(永强中学)正高级数学教师杨子林显得格外忙碌。忙着上课、忙着教研,忙着给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
杨子林所在的国科温州附属高级中学,与龙湾区其他5所学校统称国科温州学校,是国科温州研究院与龙湾区政府的校地合作项目,依托中国科学院大学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势,开展“幼小初高”的全链教育。
早在半年之前,国科温州学校向全国发出“英雄帖”引聚高端教育人才,杨子林便是通过人才引进的方式,从千里之外的甘肃来到温州。
“考虑再三,最终选择到温州教书。一来是青睐国科大丰富的科教资源;二来这几年温州出台的一系列惠师政策,让我下定了决心。”杨子林来温州已有些时日,目前住在学校为他安排的教师公寓,“明年打算在温州买房,把老婆孩子都接过来。”
包括杨子林在内,迄今为止国科温州学校共引进了20多位名优教师,其中,省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就有近10人,他们将与市名师、名班主任组建高位引领的教育教学团队。
“高层次人才的有效引进,跟温州深入贯彻‘礼遇优待教师20条’‘尊师强教’十大举措,努力营造尊师强教氛围息息相关。”温州市教育局人事处相关负责人说。
这两年来,我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度、密度,吸引高层次紧缺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完善和落实高层次教育人才引进奖励办法,优化教师招聘办法,扩大学校在教师招引工作中的自主权,推进青年教师安居工程,加大力度招引高校优秀毕业生和市外名优教师,吸引一批清北等顶尖高校和“双一流”高校毕业生来温从教,引才力度、数量、层次均创历史新高。
安居乐业,住房保障是“礼遇优待”“尊师强教”政策的重要部分。为让高层次人才安心留在温州,我市全面落实市委人才住房租售并举政策,保障中小学教育人才享受住房配租配售和租房补贴等优惠,并根据实际逐步放宽中小学教育人才住房享受限制条件。与此同时,制定领军教师年度贡献奖励办法,对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名列全省前茅。“真金白银”补贴奖励,大大提升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和获得感。
健全领军教师培养晋升机制,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提供更大的舞台。我市专门设立3000万元瓯越名校长培育专项基金,相继出台瓯越名校长培育计划、未来教育领导力瓯江论坛计划、“教育家型”校长后备人员培养方案等系列政策,打造“瓯越强校”“初中强校”等校长研修品牌,有效发挥领军教师、名校长引领示范作用,教师来温留温意愿显著增强。
在“礼遇优待”“尊师强教”政策激励下,我市掀起一股在职教师学历提升“热潮”,全市中小学在职教师新增研究生学历在读人员1200余人。市教育局出台《关于印发温州市中小学在职教师攻读研究生学历学费奖励办法的通知》,公办学校在职在编教师取得研究生学历给予1万元奖励,取得博士学位给予3万元奖励。
温州以城市之名礼遇教师、尊师重教,一大批青年教师才俊正“来温州、创未来”。近两年,全市教育系统招录高校毕业生名校比例和研究生比例不断提升,其中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毕业生12人,人才招引力度、数量、层次均创历史新高。温州正成为优秀教师的向往之地、集聚之地。
记者手记>>>
让温州成为优秀教师的集聚地
近年来,温州市委市政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强度、密度先后出台“礼遇优待教师20条”“尊师强教”十大举措,大力实施引育奖励、待遇保障、关心关爱政策,在全国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受到教师群体的广泛点赞。
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落地生效,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清北等国内顶尖高校和“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选择来温从教;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人数等一批教育高端人才,愿意扎根温州,书写教育情怀。温州以城市之名大力营造尊师强教的良好氛围正在形成。
而让优秀教师活力竞相迸发,基础在“引”“留”,根本在“用”。古人云: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我们应该看到,引才不是简单的求数量,重点要引好才,引到适用和匹配的人才,打造招引“全链条”,让优秀教师和我们的城市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同时,用才是引才留才的目的,要在“用”上下功夫,把优秀教师放在合适的位置,让优秀教师特长与工作岗位精准对接,充分发挥人岗相适“叠加效应”,让老师实现自身抱负。引来“金凤凰”,用好“金凤凰”,方能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效应,实现人才最大价值。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把人才“集结号”吹得更响,为温州教育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人才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