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0 16:40:00
3月9日上午9时,温州市社科联第七次代表大会在慷慨激昂的国歌中拉开帷幕。全市哲学社会科学领域300余名代表、嘉宾心系学界期盼、身负责任与使命,汇聚在温州市人民大会堂,认真听取大会工作报告,共商温州社科发展大计。
花开来时路
说成绩、话挑战、定目标、谈任务。
工作报告中,一串串亮眼数字,一项项领先指标,诉说着过去五年的喜人成就——社科研究成果涌现,国家级、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省级优秀社科成果获奖数均居全省前3,《温州大典》等课题项目入围省文化研究工程;社科普及有声有色,“红色记忆少年宣讲团”党史宣讲展播等30个科普项目入选省级科普创新项目,省级社科普及基地数居全省第2,连续3年荣获省社科普及优秀单位;实施“瓯江青年社科人才培养计划”,累计培养了150名中青年社科人才,为社科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当天,群团组织代表、兄弟地市代表纷纷到会致贺词。会场大屏幕中,温籍在外社科专家们也以视频形式发来祝贺。他们说,温州是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地方,这片土地上的社会实践为社会科学研究者创造理论成果提供了丰富的土壤,以本次大会为新的起点,温州社科人将进一步发挥优势,取得更大成绩,为加快建设“千年商港、幸福温州”作出社科人应有的贡献。
“今后五年是温州全面做强第三极,建好南大门,奋力续写创新史,争创先行市的关键时期,这为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浙江省社科联党组书记郭华巍出席会议,并点赞温州社科工作“有特点、有创新、有亮点、有成效”。他寄语温州社科界紧抓时代新机遇,开拓创新、厚植优势、锐意进取,推出更多有学理深度、文化厚度、浙江辨识度的理论成果,对本地特色传统文化作出创新性解读、创造性研究,努力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以社科强市助推建设社科强省。
欣启未来程
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市社科院院长潘晓勇对今后五年温州社科工作进行部署。今后五年,我市社科工作将紧紧围绕“一条主线”,即,对标对表做强做大“全省第三极”,奋力谱写“两个先行”温州篇章,加快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高水平推进社科强市建设。
同时,从“七个方面”重点推进。一是坚持领航定向,着力加强理论研究阐释宣传;二是坚持精品立世,着力健全学术科研平台;三是坚持深化“温州学”和“永嘉学派”研究,着力挖掘千年文脉内涵;四是坚持服务中心,着力提高决咨辅政水平;五是坚持科普惠民,着力提升全民人文社科素养;六是坚持引育留用并重,着力优化社科人才队伍;七是坚持党建引领,着力强化社科组织建设,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新的业绩。
一个个全新的目标和任务,为温州社科的未来征程指明方向。
会场内,掌声阵阵,来自各行各业的社科界代表、嘉宾们由衷自豪,纷纷表态,要围绕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和建设社科强市目标任务,主动担当、积极作为。
温州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吕朝晖表示,温州理工学院近年在双碳领域以及传统文化的创新研究、温籍数学家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对照大会要求,学校将进一步发挥高校智力聚集、人才聚集的优势,深入做好理论创新与文化传承工作,积极服务温州经济社会发展。
康奈集团董事长、温州市场经济学会会长郑莱毅表示,温州市场经济学会将一如既往围绕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中心任务、促进民营企业“两个健康”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理论参考,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努力推动温州民营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区域经济与文化融合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鲁丹萍提出,要把社会科学普及放在与社科研究同等重要的位置,并建议政府加大对高校社科普及基地的政策支持。
会上还通报了温州市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审结果并颁发荣誉证书,共125项著作论文以及研究报告被评为温州市第十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同时举行名誉顾问聘任仪式,王春光、王孙禺等16名国内著名的社科专家成为市社科联名誉顾问。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续写温州创新史,温州社科战线必将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