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0 11:55:09
6月9日,第16个国际档案日,我市召开《台州市档案系统贯彻“三个走向”20年》新闻发布会,回顾20年来台州档案工作的丰硕成果。
设施资源不断完善
这20年来,台州的档案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全面更新。
“十三五”期间,台州9个县(市、区)原本老破小的档案馆全部按照现代化档案馆的标准进行了新建,档案馆总面积近12万平方米,是“十二五”末的8倍,有些甚至成为当地文化地标性建筑。
市档案馆创成国家一级档案馆,市馆和3个县(市、区)馆创成国家级数字档案馆。目前,全市已建成6家乡镇档案馆、475家机关单位规范化综合档案室。
硬件设施不断完善,档案资源等“软件”也同步跟上。
如今,台州市县档案馆馆藏总量已经从2003年的440.7万件上升到2022年的2423.9万件;馆藏数字化率达95%以上;照片、音视频、实物档案等比例逐年上升。我市还建立了大陈岛垦荒、民营经济、民生、古村落等重大专题档案库,汇集数据7.6万条1.2TB。
在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台州古村落数字记忆项目斩获7项国际、国家和省级奖项;民营经济档案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档案文化宣传、编研展陈工作成效显著,出版了《台州档案文化丛书·地方特色系列》等一批精品力作,举办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档案文献展、“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等系列重大主题展览。
当前,我市正全力打造“一县一品”档案文化品牌,在全省首批推出档案IP形象。
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从只能来馆现场查档,到电话查、网上查、手机掌上查;从只能查本地,到市内跨馆查、长三角跨区域查,再到全国通查、电子出证,实现查档零距离、服务零次跑……20年来,台州的查档工作不断优化。
目前,市县档案馆累计开放档案8.1万卷、84.5万件。重点聚焦高频民生办事事项,我们大力推进出生证明、婚姻登记、土地确权等民生档案的汇集建库,已汇集数据120余万条。去年,我们还在浙里办开通“台州民生掌上查档直通车”,具备利用申请、自助查阅、电子出证等功能。
此外,查询市外档案也有了便捷通道:在省内,可使用浙里办的“浙里档案”应用;长三角地区,有民生档案跨区域一体化在线查档平台;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也于2022年开通。
据悉,市民在互联网上直接登录,注册并提交查档申请,目标档案馆受理后采取电子邮件、快递邮寄等方式提供档案利用服务,做到互联互查、少跑不跑。
数字管理平台上线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方式开始向数字化、数据化转变。6月9日下午,台州市数字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开始试运行,这是全省第二个上线的市级档案一体化管理服务平台。
浙政钉用户可通过扫码或小程序登录。平台建有数字档案室、虚拟档案馆、查档直通车、智能驾驶舱等模块,实现全市档案工作任务“一键智达”、核心业务“一体协同”、监督指导“一屏掌控”、重要资源“一库共享”。
具体来说就是,档案局、档案馆可以通过该平台对全市档案工作数据进行动态分析,开展线上监督指导和任务下达,收集建立各类重要专题数据库。各单位档案员可以对本单位数字档案进行集中管理,在线完成归档、整理、鉴定、共享、移交等工作,还可以通过网上课堂学习提升业务技能。普通用户可以通过“查档直通车”轻松实现机关内部线上查、单位之间协同查、开放档案直接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