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9 14:55:41
“档案工作要走向依法治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化。”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地提出的重要指示,成为指引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发展的根本遵循。
20年来,台州档案部门聚力聚焦“四个好”“两个服务”要求,落实完善党管档案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档案治理体系、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安全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台州档案事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奋力打造现代化先行市的档案窗口。
开创“依法治档”新局面
2020年6月20日,新修订的《档案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被审议通过。
当年,台州市档案局和市档案馆就依托“记忆台州”微信公众号,联合开展新修订的《档案法》有奖知识竞答,共设置400余个中奖名额,吸引了全国各地万余人参加。其中,最远的中奖者在辽宁葫芦岛绥中县。
不仅如此,档案局(馆)还积极协调组织、司法等部门,将新修订《档案法》列入干部培训、网络学习、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的重要内容以及市级部门年度普法责任清单。
紧扣“6·9”国际档案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市县联动集中宣传,针对机关单位、镇村社区、民营企业、档案服务机构分层分类开展宣贯培训,开展《档案法》“三进三送”活动,实现宣传全覆盖。如今在台州,《档案法》内容已深入人心。
以打造依法治档示范区为目标,这20年来,台州还不断完善档案法规体系,先后出台《台州市机关档案工作管理办法》《台州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创新开展联合执法、跨区域执法、交叉执法,建立健全执法计划清单、面上通报、质量评价、问题整改回头看等机制。
开创“依法治档”新局面,台州新时代档案事业创新发展的良好法治氛围逐步成形。
走出“开放办馆”新路子
不用出市,就能查询到省内、长三角地区340家档案馆的档案;足不出户,一个手机、一台电脑就能够搞定档案查询——在台州,全市的档案查阅利用量年均超4万人次,查阅利用满意度居全省前列。2017年,台州市档案馆档案查阅利用窗口更是被评为“全国巾帼文明岗”。
是什么让台州人民对档案工作好评连连?
——坚持“资源为王”导向。20年来,台州一直在推进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开展到期档案和专题档案接收,规范接收标准,制定接收工作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实现应接尽接、应收尽收。当前,全市档案馆藏总量已达2423.9万件,并汇集红色档案、民营经济档案、民生档案、古村落档案等重大专题档案数据7.6万条1.2TB,档案资源丰富。
——坚持“服务为先”理念。深化“异地查档、跨馆服务”,2017年,台州就在全省首次成功受理了省外、国外网上查档申请,2020年基本实现了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档案查阅窗口全覆盖。
目前全市已依法开放馆藏档案8.1万卷、84.5万件。重点聚焦民生高频办事档案,我市还开通台州掌上民生查档直通车,汇集婚姻登记、出生医学证明、土地承包等民生档案数据120余万条,可实现电子出证。
——坚持“特色为要”路线。聚焦民营经济立市,台州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营经济档案工作的十二条意见》,建立民营企业档案工作协作组机制,指导建成全省第二家民营企业档案馆,培育打造20家民营企业档案工作规范、示范单位,初步建立了民营经济档案专题数据库。
台州的档案工作走出了一条“开放办馆”新路子。
拥抱“数字改革”新时代
打开“高迁古村数字记忆网站”,古村落平静宁和的气息扑面而来。跟随导览,实现高迁古村全景漫游,观看《天上北斗·人间高迁》微电影、“高迁精神空间”动画视频,聆听吴氏家训诵读,了解谱系精英人物、吴氏家族十大纪事……数字资源的创意呈现让我们沉浸式见证了一个古村落的发展变迁。
擦亮古村落数字记忆工程,自2016年起,台州档案就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开展“台州古村落数字记忆建设研究”项目。2020年,该项目被评为国家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一等奖空缺),“高迁古村数字记忆网站”也荣获数字人文优秀项目最佳创意奖和国际数字人文最佳数据可视化应用提名奖。
“‘十四五’期间,我们还将建设台州古村落数字资源中心、台州古村落数字体验馆,进一步抢救古村落遗存,助推乡村振兴。”市档案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推进数字政府“浙里办票”应用和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试点工作;深化机关和民生两个“查档直通车”,实现机关查档“零次跑”、民生查档服务“零距离”;加快档案馆(室)藏资源数字化、数据化,建立充实档案数字资源体系……台州档案正积极拥抱数字化改革,不断激发创新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