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5 10:11:13
“原本计划接一两个新客户,谁想接到二三十笔意向订单,这太出乎所料了。”近日,说起企业一个月前的广交会“首战”,台州力山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缪继云很感慨,第一次参加广交会,一个小小的9平方米展位,竟然接到1000多万元的意向订单。
9平方格子间成为热门展位
台州力山机械有限公司位于路桥区金清镇沙头村,是一家规模并不大的台钻生产制造企业,一线操作工人加上外贸业务人员也就50多人。公司成立的时间也并不长,2016年才成立。
很多人都会好奇,这些大笔订单的“馅饼”,怎么会砸到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小厂呢?
本届广交会首次启用D区展馆,总展览面积达12.93万平方米。“力山机械”的展位只有9平方米,但是这个只有卫生间大小的展位却成为D区展馆的一匹“黑马”。
广交会第一日,来自奥地利和波兰的两位客商下单10万美元;第二日,摩洛哥、墨西哥35万美元;第三日,俄罗斯、奥地利35万美元;第四日,西班牙和国内贸易公司下单10万美元……
吸引这些海外客户的,是“力山机械”新研制的“半工业无级变速台钻”系列产品。这些产品虽然和普通台钻长得差不多,但是操作起来十分省力,改变了传统人工换皮带的麻烦,同时节能减排的效果也十分突出。很多客户都意外,这种创意和想法怎么会来自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
“今年广交会展位特别紧张,我们好不容易才申请到这个展位,规格是最小那种,并不起眼,但独特的产品特性吸引了客户的目光。”公司外贸主管郑丹说,展会期间,9平方米的展位,展出的设备占了一半空间,剩下的四五平方米里,每天都挤满了参观的人,有些客户看了产品后立马下单。
“自己也没想到,我们这个创新的产品会受到客户喜欢。”缪继云说,这次展出,工厂第一次打上自己的品牌,面对这个陌生的牌子,很多客户给予了认同。
下决心突破贴牌制造模式
“一切都来得太意外。”展会后,这几个字总是出现在缪继云的口中。之前,“力山机械”的年销售额在2000多万元。而这次广交会无疑让他看到一个新的前景——年产量可能会实现“三级跳”。
尽管这个“三级跳”看似很简单,但他的儿子缪帅涛能体会成功前父亲的不易。
缪继云今年54岁,青年时就接触到台钻。“20多岁就开始在企业打工,从事台钻的组装生产。”随着年龄的增长,缪继云有了自己成立公司的想法,“刚开始,企业生产的台钻都是普通产品,也一直以贴牌生产为主。”
“贴牌生产的利润很低,一台成品台钻毛利润100元左右,如果算成净利润的话,只有二三十元,一包烟都买不到。如果还有其他企业压价的话,可以说利润都没有。”缪继云说,贴牌生产除了利润低,也很被动,主动权掌握在一些外贸公司以及出口企业手中。那几年,“力山机械”的企业总产值徘徊在两三百万人民币左右。
“一直想有所改变。”缪继云带着想法和产品不断参加国内外各种展会,不断增加规格、调整外观结构、提升产品精度……但这些都没有让企业有多大变化。
转折发生在2021年。
“疫情打乱了企业正常的节奏。订单量随着海运放缓、欧美需求下降。不过,闲下来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产品变革问题。”缪继云说,那段时间,他和儿子老是待在厂房忙着产品改良的问题。
“老是换皮带太麻烦了。为什么不能像调收音机一样,调动速率呢?”缪帅涛在不断调试台钻的时候,发现手动台钻调速的方式太复杂,需要动手换皮带才能改变速率,“为何我们不试试改变这种方式呢?”
“这个想法好!”缪继云非常支持儿子的想法,当下开始画草图,捣鼓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还破釜沉舟地贷款了部分资金,投入二三百万元开发相应模具。经过三四个月的研发,附带变频器、通过旋钮来控制转速的“半工业无级变速台钻”系列产品出炉了。
向“专精特新”之路出发
展会的成功并没有让缪继云停下来,他反而更加忙碌了。
“我们作为传统企业,也从广交会中看到自身的很多不足。”缪继云说,企业打算做品牌,就需要更专业的品牌管理,“从企业logo到产品的进一步研发都不可少。”
广交会的成功,也让缪继云看到企业外贸力量的不足。“目前企业内就儿子和一个外贸主管会英文,广交会上都派上用场了。”缪继云说,“当时忙的时候,很多客户都来不及招待。现在这1000万美元的意向订单也需要更多外贸人员去维系落实。”
此外,缪继云发现越来越多海外客户看重产品节能省电的性能。“台钻采取无极变速除了能减少操作时间,还能为企业省不少电,不少客户很看重这一点。未来我们可以在节能降耗这方面再研究。”缪继云说。
通过这次广交会,他计划让企业走上一条“专精特新”之路,在5年内,让企业销售额达到七八千万元。
而年仅25岁的缪帅涛想得更远。他希望,通过企业规范化建设,擦亮企业的品牌,使“Lishan”成为国内外台钻产品中叫得响亮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