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枇杷生产小年,作为全省种植面积最多地区,减产对台州果农造成多大影响? ​减产不减收,枇杷果农“挖金”忙_台州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今年是枇杷生产小年,作为全省种植面积最多地区,减产对台州果农造成多大影响? ​减产不减收,枇杷果农“挖金”忙

2023-05-19 14:36:01

眼下,我市各地大棚枇杷已陆续收官,露天枇杷也开始全面销售。今年,在枇杷园里“挖呀挖”的果农“挖金”如何?减产有没有减收?

记者走访了各地专业合作社和农户。

遭受冻害 产量大减

五月,黄岩区上垟乡“小气候枇杷”成熟上市。今年是白沙枇杷生产小年,加上受年初低温霜冻天气影响,导致产量大幅度减少,上市延迟。

在湖滨村潘山头自然村枇杷种植基地,碧绿的树叶下,映衬着一串串套着金黄色袋子的枇杷,一些树上挂果寥寥无几,这些主要为白沙枇杷。

“我种植了10多亩枇杷,亩产400至500公斤。我要选择成熟度在9成以上的枇杷才开始采摘,确保枇杷品质。”李传林的枇杷基地位于长潭湖边的山坡上,光照充足,水气丰润,独特的地理、气候、生态优势造就了枇杷风味浓甜、糖度高、品质好的特点。

除此之外,李传林还藏着一个“种植武器”。他利用当地优势资源,自制了蚌壳灰肥料,在枇杷开花前和采摘后各使用一次,提高土壤的有机质,提升枇杷的品质。

正因如此,他家“小气候枇杷”一直名声在外。去年一上市,就被“一抢而空”,最远还卖到新加坡。

“还没上市,就有十多名老客户打电话来订购。不过,今年枇杷产量低,我连朋友圈都不敢多发。”李传林无奈地说,今年他只能将更多的期待,放在大红袍枇杷的收成上。

路桥区桐屿街道是“中国枇杷之乡”,种植枇杷4000多亩,其中很多是露天白沙枇杷。以前成熟时,满山金黄的枇杷。因年初受冻害影响,今年“桐屿白”枇杷减产较为严重。昨天,记者在村里看到,枇杷树上也都是零零星星的套袋,有的树上不仔细看很难找到枇杷。而多地的果农们也向记者表示,有30%-50%的冻害减产。

露天白沙枇杷因冻害减产,早熟的大棚白沙枇杷也在所难免。

“今年我们早熟枇杷产量也在下滑!”在玉环干江老爸果园,果园负责人陈礼富告诉记者,今年受天气等影响,他们果园的“荔枝枇杷”同样出现结果量少、上市迟等问题。

随着枇杷的减产,今年枇杷的采收期从以往的近1个月,缩短至不到15天。

枇杷是冬天开花的,一般会开三次花。由于今年低温和霜冻,在一些相对不抗冻地方,许多枇杷头花果被冻掉了,现在树上挂果的是二、三次花结的果。相关农技专家告诉记者,尤其是一些早熟枇杷,最怕冻害,在产量上有一定影响。

量少价高 低开高走

今年的枇杷少了,不少“吃货”发现,枇杷价格比往年高了不少。

市民李先生号称自己是“吃枇杷达人”。听说枇杷减产,李先生赶紧联系了一家当地枇杷合作社,没想到得到的答复是,产量很少,价格比去年提高三至五成。

低开高走,减产的枇杷很“金贵”。温岭金菊枇杷专业合作社种有100多亩大棚枇杷,合作社负责人梁金菊告诉记者,去年,白沙枇杷的价格每斤最多是20元左右,而今年普遍每斤在30多元以上,精品枇杷价格更是提高了近一倍。

就连没有减产的大红袍,也因为烂果少、品质好,价格较以往上涨两三成。

而老爸果园的“荔枝枇杷”更是“一果难求”。陈礼富说,由于枇杷减产,去年15元一个的“荔枝枇杷”,今年涨了一倍。

“最便宜的枇杷,我们都卖到90多元一斤。”陈礼富说,他们30多亩的枇杷一上市,就被商家“秒杀”。

在路桥小稠村,这几天,村里通过共富集市,搭起了枇杷销售平台,上门采收的商贩络绎不绝,供不应求。

台州任佳水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根富干劲十足:“产量少也有少的‘好处’,每株结的果少了,口感和品质就更好,价格也比往年更高。”

今年的枇杷,真的会比往年更好吃吗?记者在农技专家那里得到证实,由于果子少,今年的枇杷比丰产年份,个子大些,口感更好一些。

“减产并没减收!”梁金菊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的枇杷每亩收成约1000公斤,总收入达15万元,与丰产年份比,总体收入也没明显减少。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今年在枇杷园里“挖呀挖”的许多果农,并没随着量小而减少收入。相反,却因价高果农们的收入与往年相差不大。

“挖金”产业 不断延伸

都说“一树枇杷一树金”。眼下,果农们不仅忙于“挖金”,还在赶工种植新的枇杷树苗,为来年种下“新期盼”。

作为全省种植枇杷面积最多的地区,我市枇杷总面积6.3万亩,常年产量稳定在4.5万吨左右。

为推动产量与品质“双提升”,我市在“黄金果”上下足了功夫,不仅引进“三月白”等早熟枇杷品种,推广“生草栽培”、枇杷套袋等技术,更大力推行设施农业、数字农业,将传统种植的“靠天吃饭”转变为“稳增长”,努力增加枇杷的“含金量”。目前,我市已拥有大棚枇杷1125亩,居全省前列。

一颗枇杷富一方百姓。在路桥区桐屿街道,当地通过开办“枇杷学院”,邀请农技专家为果农面对面授课讲解,到田间地头为农户作技术辅导。同时,依托枇杷资源,多态融合,创新“支部搭台、网红带货、农户受益”新模式,打造“屿你桐行”直播带货品牌,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110万元。

2022年3月,桐屿街道围绕“五村连片开发”,集合小稠、上山童、凉溪、东明、下庄卢5个村,按不同比例入股,成立小稠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并注册了稠记枇杷膏品牌,与鲜果巴巴等商家合作,积极拓宽本地市场销路。

温岭市坞根镇枇杷种植面积有1000多亩,枇杷种植户100多户,其中专业合作社3家,年产量300多吨,年产值约1200万元。

今年枇杷泛黄挂果时节,该镇在喜柿山谷举办首届枇杷文化节,通过精品枇杷评比、枇杷主题现场手作、枇杷展销等活动,以果为媒,以节会友,吸引了大批市民走进坞根品尝鉴赏。

“我们不仅希望用一颗枇杷,去撬动乡村文旅发展,打造坞根枇杷品牌,更主要是让枇杷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树、共富果。”坞根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说。

从枇杷到枇杷酒、枇杷膏、果酱、果脯等产品,一条延伸的产业链,让冬花夏实的枇杷成为全季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