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8 09:54:38
悠悠黄泽江,巍巍四明山。
嵊州市黄泽镇作为嵊州县域副中心、嵊新一体化融合发展桥头堡、嵊州联甬桥头堡,近年来依托秀美的山水资源、美味的特色小吃、丰富的民间文化,逐渐赢得“美景、美食、美业”的“三美”赞誉。
围绕“三美”,黄泽镇积极开展共富实践,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突破口,走出了一条农业提质增效、农村文明进步、农民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上半年,该镇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同比增长39.97%,13个行政村经营性收入全部达到50万元以上。
工坊带动,唱响富民合奏曲
黄泽镇七一村的“越都戏剧”共富工坊里,每天都会有20多位村民坐在工作台前,忙着缝纫、刺绣。工坊通过来料加工模式,吸纳附近剩余劳动力就业130余人次,年销售额超400万元,每年发放加工费60余万元。今年,该工坊入选首批省级“巾帼共富工坊”名单。
去年以来,黄泽镇聚焦共富工坊党建链、教培链、资源链和先锋链“四链”,打造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共富工坊,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目前,该镇已建成共富工坊13个,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73人,人均年增收超5万元。
“大志然竹编”共富工坊位于黄泽镇前良村,由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竹编省级非遗传承人吕成担任工坊主,主营竹编日用品、艺术品来料加工,以及非遗产品的设计、开发和销售。截至目前,工坊带动就业200余人,人均年增收5万元,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20余万元。
明山村“石隆山”共富工坊现有水果种植基地700多亩,工坊通过统筹资源、整合力量、集成政策,逐步形成休闲观光、农家乐、农事体验等多种业态融合发展的农旅产业化经营模式,每年带动就业60余人,人均年增收4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5万元以上。
“对于‘越都戏剧’‘大志然竹编’这类以农村妇女为主要劳动力的共富工坊,我们通过投入创业扶持项目,免费开展公益性技能培训,指导周边村农户学习制作技艺。”黄泽镇党委副书记赵正远说,镇里还派出了由镇联系领导、驻村指导员、村干部、网格团队、乡贤等组成的“共富帮扶团”,协助工坊通过线下参展和线上直播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
项目引领,跑出振兴加速度
这几天,前来甲青村体验滑翔运动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年,黄泽镇依托风光秀美的四明山山水资源,引进绍兴市首个无动力滑翔伞训练基地项目,如今这里成了滑翔爱好者的飞翔“圣地”。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乡村振兴强大“引擎”。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黄泽镇坚持高点定位,强化基础保障,抓实成果转化,以项目建设带动乡村振兴。
去年,浙江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把“实施‘香溢帮扶’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列为年度十件实事之一。获悉消息后,黄泽镇积极与绍兴市烟草局、嵊州市烟草局对接,今年,香料烟基地项目正式落地。
“该项目实行‘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产业工人’经营模式,推行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黄泽镇乡村振兴中心主任张烨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200多亩用于烟叶种植,初步估算亩产值近1万元,预计促进三个村集体增收共120万元以上。此外,烟叶的种植、收割、晾晒等工作,还将带动当地80多位农村低收入人员就业。下转第8版
上接第1版 “我们村利用现有百亩油菜花基地等生态资源,建设休闲健身道路、九曲桥、荷花池垂钓园,连接原有村民公园、党建长廊、民情墙弄等,形成一条有家园特色的‘风情长廊’。”家园村党总支书记董香火说,今年,村里将田园边的旧养猪场改造成了可容纳300人的农家乐,同时,为了能够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田园区域还将设置无人超市、最佳摄影点、氛围灯等配套设施。
“村企协作、项目抱团、节点打造,逐渐形成村子有特色、村民有钱赚、集体能增收的良好局面。”黄泽镇党委书记童年说,黄泽还将多中选好、好中选优,针对性地对几个具有引领性的村子进行深度开发,通过组建乡村运营的专业团队、盘活集体经营性资产和绿色资源,形成村民自主创业与村集体统一经营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双层经营体制。
农旅融合,扮靓乡村引客来
春饼、麦镬、豆腐包、生炒面……各色传统小吃在大街小巷散发着浓浓的人间烟火味。作为嵊州最有名的“美食小镇”,黄泽镇有较大影响力的小吃有13种,不少还入选了嵊州市级非遗项目,小吃已成为该镇的一张产业和文化名片。
近年来,黄泽镇以嵊州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为契机,结合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五星3A”创建、乡村振兴战略等,布局“旅游+文化”“旅游+小吃”“旅游+农业”三大文章,打造具有黄泽地域特色的美丽风景线。
位于集镇中心的特色小吃城,是黄泽镇打造旅游区的重点区域,目前镇里正在打造小吃产业园。此外,黄泽镇着力建设仿古木雕和戏剧服装直播厅,打造沉浸式农旅体验项目,让游客在享用美食的同时感受民间文化的浓厚氛围。
每到节假日,京采农业基地里满是撒欢的小朋友们,滑草、烧烤、露营,非常热闹。“这里环境好、项目多,一来能待一整天。”特地从嵊州市区赶来的市民周方带上妻子儿子来这里享受惬意的秋日时光。京采农业是一个农旅融合发展,架构产销一体的现代化农业园。基地内绿植繁多,种植银杏、台湾梢楠、红豆杉等,还建有澳洲龙虾繁育基地。在发展种养的同时,基地还专注“农业+教育+旅游”模式,亲子体验,寓教于乐,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创造了异常“精彩”的特色农业效益。
无独有偶,在渔溪村的大唐度假村,这里不但有骑马、游泳等休闲娱乐,还发展了蜜梨、杨梅、枇杷等特色林果产业。度假村相关负责人表示,来自杭州、上海、宁波等地的游客一直络绎不绝,也带动了当地蔬菜水果的销售,20多名村民在此固定就业,旺季时用工有60多人。而在黄泽镇孟高自然村的“十里水果长廊”,遍植了樱桃、果桑、黄桃等十几种水果,采摘期长达八个月。
整合休闲旅游、山水生态、民间文化等旅游资源,黄泽镇正以小吃城为中心,串联特色小吃城、十里水果长廊、大唐度假村等十个旅游景点,形成一个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旅游区,成为一条富民增收的共富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