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0 11:20:18
在孙端街道安桥头村,“六一公公”小酒馆成为游客吃饭必打卡的一站。原本这块地方是闲置的老旧农房,共涉及3户人家,通过试点宅基地制度改革,如今,每户人家的年租金收入近2万元。
2020年,绍兴入选全国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3个整市试点之一。各区、县(市)结合本地改革基础和地域特色,相继推出不同的改革模式。越城区空心村比较少,土地资源缺乏,人地矛盾紧张,但人文元素丰富,比如安桥头村鲁迅外婆家、坡塘村范蠡筑坝、尚巷村师爷文化等。
“我们将宅基地改革与艺术乡村建设相结合,对接名校名企,通过盘活闲置农房,引进文旅新业态,放大各村庄的特色文化IP,实现村集体与农户财产性收入的双增长。”越城区农水局农村社会事业科负责人说。
据了解,越城区试点宅基地制度改革以来,推进闲置农房激活,累计收储39户,累计拆除危旧老宅35户,利用收储农房进行招商引资,配合村庄文旅发展,引入“吃、住、游、学”多种业态,累计激活用地1533平方米,释放出宅基地改革新效能。
孙端街道安桥头村打造鲁迅外婆家文旅品牌,2021年以来,启动总面积约206亩的核心区块建设,完成19处闲置农房租赁腾空改造,陆续改建成敏实共同富裕乡村学院、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周令飞工作室、小映盒乡村影院、“六一公公”小酒馆等文化站点等乡村新业态。
“前期,我们摸排了村里的空倒房和闲置农房,统一以100元/平方米的租金向村民流转,然后村集体再进行招商,引进鲁迅文化相关的业态。这两年,农户平均年增收2万元,村集体年经济增收60多万。”安桥头村党总支书记宣明德介绍,安桥头村“宅基地+乡村建设”还入选省级强村富民集成改革典型案例。
如今,这种模式的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已深植越城区乡村发展的方方面面。坡塘村推进激活闲置农房和宅基地,向村民集体租赁闲置房,通过招商引资,引入文旅业态,让“沉睡资源”变为“致富资本”,农户们不仅获得了可观的租赁款,也有了家门口创业就业的机会。截至目前,坡塘村共激活闲置农房20余间,资金总投入1200多万元,落地业态有农家乐6家,文创工作室2家,旅游休闲类场馆3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