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8 11:02:04
“让我们一起回首时光,捡拾记忆,共唱老歌。”5月20日晚,“拾光”音乐会在市文化馆甜蜜开场,场下座无虚席,市民们手持荧光棒,跟着音乐的旋律挥舞、喝彩,沉浸在一片浓浓的艺术氛围中。绍兴·2023年文化馆服务宣传周暨“全民艺术普及月”活动也在这场音乐会中拉开序幕。
“宣传+普及”,让艺术与普通市民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亲密接触。这段时间,由全市7家文化馆强强联手、精心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正高频次、多层面、全方位走进公园、走进街巷、走进社区。露天音乐会、文艺演出、艺术培训、艺术展览、非遗研学游等百余项活动,“我要上村晚”“我们的村舞”等参与度高的群众文化活动,文艺理论、艺术知识等公益讲座……一道道文艺大餐,让广大市民或沉醉于迷人旋律,或徜徉于宽广艺海,感悟了艺术魅力,接受了艺术熏陶,乐在其中,流连忘返。
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当下我市文艺界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应该说,近年来通过大量的资金投入,我市镇街乃至社区一级的文体场馆与设施,已普遍得到极大完善与提升。同时,各地均形成了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公共文艺服务品牌活动,像市文化馆推出的“街艺角”“我的艺时光”“文艺播撒乡镇行”,柯桥区举办多年的“幸福水乡才艺秀”等,持续引发热潮,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其中。但如果我们直面“五一”假期前后全国各地举办的上百场人头攒动的演唱会、音乐节,就可以明显感受到,我们的服务面、深入度、参与性,都与群众的期待有着不小的差距。此次全市各级文化馆开展“全民艺术普及月”系列活动,正是意在持续推进全民艺术普及服务,让艺术与生活走得更近,变得水乳交融。
艺术深入基层,走近生活,目的首先是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满足群众多元化、多样化的文艺需求。但反过来,众多的文艺作品、艺术成果,也需要面向更大的群体,接受更多的检视,经受更多的打磨,进而创造更多的精品,也创造新的需求、培育新的受众。事实上,这也是艺术生命得以延续的关键所在。否则,如果作品只是在高墙深院、小众群体中流传,甚至是束之高阁、孤芳自赏,就会丧失生命力。长此以往,也必将让文艺之路越走越窄,最终进入死胡同。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艺术源于生活,艺术创作离不开火热的社会实践。如果说艺术能让平常生活变得活色生香,那么缤纷生活无疑能让艺术更富于感染力、吸引力。因此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否则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工作者不妨把此次活动视为一个自身与受众双向赋能的过程,并以此为起点,坚持长期身入、心入、情入基层,走进老百姓中间。这既是对自身作品的一次检验,也是一次再创作、再提升的过程,其意义不容小视。而从更长远来看,这有望进一步加强生活和艺术的积累,进一步实现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从而催生出更多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文艺作品,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体验感、参与感、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