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8 11:01:42
日前,我市在册个体工商户达50.4万户,约占全市市场主体的三分之二,从事第三产业的占比超八成。特别最近4年,我市个体工商户增加了10万户。(5月22日《绍兴日报》)
个体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个头”聚沙成塔迸发出“大能量”。截至今年1月,全国登记在册的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带动近3亿人就业,仅绍兴的个体工商户吸纳就业人数就有133万左右,其扩大就业、活跃市场、服务群众的作用不可小觑。可以说,稳增长稳就业促消费的底气很大程度来自于个体经济的增长,这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和韧性所在,是托起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
1979年10月,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在绍兴新昌诞生。春风几度,蓬勃发展,浙江从此成为个私经济最强劲的省份之一。个体经济的繁荣,意味着市场经济“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的畅通,意味着城市“烟火气”的回归,一方面说明体制不再是年轻人唯一追求的“铁饭碗”,另一方面说明实体经济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个体工商户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择业观念的转变,是创业精神的滋长,是经济复苏的信号。如今,电子商务方兴未艾,许多年轻人投身互联网争做“店小二”,在电商圈搏浪前行;乡村振兴前景喜人,有志青年投身生态农业成为“农创客”,为大众生活增添绿色产品;市场文创氛围日渐浓郁,咖啡屋、小酒馆、特色书店等文艺时尚的经营场所大量涌现,这背后必然是一批有情怀、有干劲、有能力的个体经营者。
个体经济就是民生需求,就是“烟火气”,就是千千万万个百姓的生计与幸福。因此,我市于去年11月正式实施《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通过政策松绑与精准扶持,使个体工商户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进一步增强活力、释放潜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仅是绍兴,国内多地对个体工商户的发展也十分重视,纷纷在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稳岗就业等方面构建全覆盖的政策保障,让个体经济能够“多起来、大起来、红起来”。像北京、成都等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推出了容错纠错政策,给个体经济营造包容宽松的发展环境;湖北武汉面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融资难题,积极探索供应链金融的破题之策;海南发布15条措施促进个体私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全国率先取消一批具有强制性标准的领域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面实施“一业一证”改革试点,不断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
政策的红利就是最大的红利,广大个体工商户也从政策优化中捕捉到行业风口的信号,更加坚定了个体经营的信心,有利于进一步激发自身的创新活力,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升级,自觉融入新业态新模式,为市场提供更为丰富多元的产品和服务。
让个体工商户更好地拉动就业、促进消费、稳定市场,需要有良好的政策引导、产业规划、行业规范,做到疏堵结合、放管并举,防止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现象。当政府在为各领域的个体工商户发展壮大提供强劲推力之时,个体工商户也要做到依法经营、诚信经营,自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努力塑造口碑良好的个体品牌与社会形象,用高质量的服务去赢得高质量的发展,真正成为推动新时代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