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0 10:17:30
3月31日,随着水轮发电机组在水流的冲击下快速旋转,位于新昌县沙溪镇的巧王水电站重新启动运行。这是该县小水电资产整合项目中首个通过技术改造重新焕发生机的水电站。对老旧小水电进行绿色化改造和现代化提升,是新昌县进行的一次绿色发展共富模式新探索。
新昌曾是浙江省第一个实现农村初级电气化的县,被誉为“小水电之乡”。截至2022年,全县实际仍在运行的小水电站有96座。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水电站出现设备老化、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2022年,新昌县实施小水电资产整合项目,并启动小水电报废重建和现代化提升改造。
项目实施以来,新昌投入资金1.46亿元对31座国有、农村集体电站实施整合,其中,5座报废重建水电站和4座现代化提升改造水电站率先于2022年10月底正式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进度80%。
作为5座报废重建水电站之一,巧王水电站于1999年12月并网发电,年均发电量430万千瓦时。“经过增效扩容,装机容量由原来1260千瓦增加到2200千瓦,年均发电量将增加到600万千瓦时,预计发电收入将从200万元增加到300万元,相比改造前可增长接近50%。”新昌县水利水电局小水电总站站长梅春联介绍。
此外,国网新昌县供电公司提出了梯级电站优化调控策略,全流域梯级水电站通过智能化提升改造后,实现了协同调度控制,改变了以往“有水就发、没水停发”的不可控状态。“改造后,水电站的综合发电效率可以提升10%以上,每年将增加至少1600万千瓦时的水电供给,实现了清洁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该公司调控中心副主任陆献传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新昌在小水电资产整合项目中,打造“资源—资产—资金”的价值转化机制,探索了投资分红、项目分红、增加就业3个强村富民的路径,将沉睡的绿色资源变为促进农村共富的源头活水。
目前,首批21座农村集体水电站平均年发电收入为877万元,通过改造增加年发电量后,预计年均发电收入1266万元,收益提升44%。“绿电将持续释放生态效益,按新昌小水电近5年平均发电总量1.348亿千瓦时计算,通过绿色化改造,可减少4.6万吨标准煤使用,减少11.6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新昌县水利水电局局长吴青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