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11:31:34
“绍兴市中职学生的想法新颖出彩,希望能够继续结合生活实际和经济要求推进项目成果实现和发展。”日前结束的绍兴市第十五届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大赛得到了企业家、省创业培训“卓越讲师”忻志伟的点赞。
近几年,我市持续推进“全面性+目标性+有效性”相结合的中职生创新创业实践实训和教学改革,完善优化了“3+4+N”创新创业教育“绍兴模式”,发挥我市中职学校的学科和技能优势,强化校企融合,促进学生成果创新创业的显性化、显著化、扩大化。2022年,市中职学校师生成功申报国家专利34件,其中发明专利4个;参与解决企业技术难题30多项,制定行业标准1项。
据了解,我市中职创新创业教育以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依托,以培养县域创新应用型技能人才为目标,与职教改革相融合,构建形成“3+4+N”创新创业教育“绍兴模式”。“3”指的是市级、校级和社会3级联动。在市级层面,由市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室牵头,成立了由教研员、学校教师组成的市创新创业教研大组,并聘请了10多位浙江工匠、企业专家、创业导师为顾问,负责全市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和规划工作;校级层面指的是在各校成立创新创业教研组,指定专业负责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层面是指以市创新创业教研大组为依托成立创新创业专家委员会和双创社会评价小组,凸显创新创业教育的多元评价性和社会监督性。
“4”指的是抓好市级创新创业实验室建设、双创师资队伍建设、双创校本课程建设和中职师生双创大赛。“N”指的是各校结合县域特色打造一校一品的创新创业典型精品案例,以此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服务,深入拓展产教融合,强化双创技能实践教学,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意识。
针对我市双创师资薄弱且不稳定的现状,市创新创业教研大组通过双创师资高级培训班、教师创新大赛、信息化说课比赛、公开课展示等系列教研活动,推动双创师资的迅速壮大。此外,教研大组还以深化产教融合为目标,将双创与专业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双创与就业相结合,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双创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中职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水平、技能水平和表达水平,也帮助绍兴本土企业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培养了优秀人才。
新昌技师学院“高效便捷式胶囊提升机”、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无水型金属传导蓄热式太阳能集热管”、诸暨技师学院“智慧香榧——人工智能视觉植保解决方案”等创新作品,都是针对企业难题,以学校接题、师生联合破题的方式,助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在“3+4+N”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支持下,第十五届中职学校创新创业大赛收到了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参赛学生也在日益激烈的比拼中有了更多收获。“在这一次的创新创业大赛中,我负责了我们项目的成本核算等部分的撰写,这很好地磨炼了我的专业能力,让我很有成就感,也有了更多学习进步的动力。”绍兴中专20会计专业的诸嫣同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