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4 09:23:00
近日,省住建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布《关于公布2023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绩效复核结果的通知》,在对全省11个设区市及其推荐的优秀县(市、区)进行复核后,我市衢江区、常山县、江山市均获得了优秀的好成绩。
在广袤乡村,清澈洁净的水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然而,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农村生活污水(以下简称“农污”),必会造成水源污染。因此,农污治理一直是我市一项重要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臭味之源变美丽花园
农污治理是个怎样的历程?从小生活在农村的王女士回忆,十几年前,她在村里小巷弄堂行走总会踮起脚尖,害怕踩到污水秽物;七八年前,村里建起农污处理终端设施,风吹日晒到了两三年前,这些设施在岁月的侵蚀下也变成了臭味的源头,让人苦恼。
可将视线移至当下,王女士惊喜地发现,衢州农污治理又是一番新景象,农污处理终端设施迎来了大变样。像常山县辉埠镇路里坑村,经过持续农污治理,这个过去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蝶变为拥有“岩洞餐厅”“羊棚咖啡”等多家出圈店铺的新晋网红打卡地,游客在这里放松身心亲近大自然。
9月20日,记者来到路里坑村农污处理终端设施2号区块,只见整个区块都被红色木栅栏围住,地面种上翠绿的草皮和三角梅、月季、桂花、紫薇、红叶石楠等景观树,铺上石板路,俨然一个美丽小花园。
然而谁能想到,两年前的2号区块,人工湿地板结严重,脏水外溢蚊蝇乱飞,产生的臭气甚至能飘散到几十米外。黄文君家离这里很近,她最能感受到农污处理终端设施改造提升后带来的变化。
“我家开了小卖部,每天有很多人来家里闲聊,都会说门口很臭。”黄文君说,在终端设施建好后的前几年,臭味并不明显,可到了2021年后,持续的臭味让她甚至不敢打开门窗。
常山县住建局公用事业和城市管理科科长戴羿俊告诉记者,路里坑村农污处理终端设施建成于2014年,采用的是“厌氧+人工湿地”处理模式,投用两三年后,人工湿地逐渐板结,管道老化破损,导致污水处理效果大打折扣,成了臭味之源。
“2022年,我们对终端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升级污水处理工艺,更换设备,改善周边环境。现在,改造后的农污处理终端设施出水水质完全达标,臭味被消除,整个区块看起来赏心悦目。”戴羿俊说。
处理农污各有妙招
路里坑村农污处理终端设施从臭气源变身小花园不是个例。随着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进程不断推进,衢州各地农污治理也在深入探索新模式,农污处理终端设施颜值不断提升。去年完成改造的常山县青石镇砚瓦山村农污处理终端设施1号区块,亭台楼阁,山泉流淌,同样成为村中一景。
记者了解到,自2020年起,江山市统筹发力总计投入3.5亿元,新建和改造农污处理终端设施260个,其中合并老旧设施130个,打造景观设施30个。
“截至目前,我们已先后完成了双塔街道、新塘边镇、碗窑乡等6个乡镇(街道)10个行政村27个农污处理终端设施的风貌提升工作,让农污处理终端设施成为当地整体风貌的组成元素。”江山市住建局村镇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农污处理终端设施风貌改造有效淡化了村民的反感与排斥,得到一致好评。
而在龙游县,针对建成多年后农污处理终端设施管网堵塞、污水满溢现象,他们于2021年便早早用上了新科技。
“我们将龙洲街道寺后村列为首个试点村,通过采用先进的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技术,对村内农污处理终端设施进行改造。该技术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实现无人值守,后期运维成本也比较低,经处理后的出水水质能达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可以直接用于农田灌溉。”龙游县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资料显示,龙游县在农村试点运用好氧颗粒污泥处理技术,当时尚属全国首例,有效破解了“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污水污染物浓度低、类型多且不易监测”等农污治理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值得推广。
农污治理仍需久久为功
自21世纪初起,我国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有力推动农污治理发展。2014年,我市根据省委、省政府“五水共治、治污先行”的决策部署,把农污治理作为“美丽浙江”建设的基础性重点工程,经过2年全力推进,全市各乡镇(街道)已基本建成农污处理终端设施。
2021年,在《浙江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行动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印发后,我市迅速行动,开展农污处理终端设施改造,收获一份亮眼成绩单。
市住建局村镇建设处工作人员相告,我市已连续3年获全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优秀市;累计获省级奖补资金1.3亿元,列全省第一;3年来共建设改造农污处理终端设施1216个,覆盖率提升至94.28%,出水水质达标率提升至93.63%,均已接近实现2025年农污治理行政村覆盖率和出水水质达标率95%以上的总体目标。
然而,从全国层面来看,生态环境部、住建部等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城市污水收集率约为70%,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仅为31%,很多农村仍处于“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的状态。同样的,我市的农污治理工作也存在不足。
“目前,我们的行政村覆盖率与省内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覆盖还不够全面;建立零直排村、污水资源化利用、建设绿色处理设施等方面还不够成熟;农污治理创新性举措也需要多探索、多学习。”市住建局村镇建设处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加大农污处理终端设施建设改造力度,构建智能监管平台,积极学习、推广各地农污治理好经验,让衢州农村的水更净、气更清,人民生活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