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4 14:16:28
音乐剧《南孔》在衢上演的准备工作正有序推进。在衢州保利大剧院大剧场,该剧的舞台搭建已基本完成。
舞台是给观众再现创作意图的艺术创作,不仅还原了戏剧时空的外在幻觉,也揭示出戏剧的视觉思维在剧场空间的哲学思考。音乐剧《南孔》邀请到任冬生担任视觉总监,他曾担任舞剧《只此青绿》《永不消逝的电波》和话剧《浪潮》《觉醒年代》等优秀作品的舞美设计。这次的舞台创作会给观众带来哪些惊喜呢?
●作为传统题材的音乐剧,《南孔》在视觉样式上有什么突破?
答:传统音乐剧为了功能变化,常常使用一些复杂的舞台结构。在《南孔》中,我们尝试建立的空间结构关系更加简单,所以建造了多层次的中性舞台结构。一方面是为了凸显东方元素的审美特质,另一方面也是将更多的表达变化空间留给戏剧表演本身。
同时,人物也融合为舞台布景的一部分。这种设计为《南孔》的视觉传达带来更多特色,无论是视觉和戏剧关系上,更具简约的气质,东方的美学。
在场景变化方面,我们将大量横向滑动结构运用到设计中,这为不同场景的转换提供了便捷。观众将会在剧情的转折点明显感受到舞台结构性的变换,凸显角色与环境,或者说人物与空间的某种联系,进而完成更加写意的表达。
脱离指定环境带给戏剧的视觉禁锢,通过舞台美术为观众呈现出一个更具层次的、多维度的戏剧世界,将东方传统与现代戏剧巧妙融合,是我们在《南孔》的视觉创作过程中最为关切的。
●《南孔》与您之前创排过的戏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答:《南孔》最大的不同在于一种更大的格局感。
有专家学者点评,我们的舞台呈现非常干净。整部戏中没有设置过多的实景。这绝不仅仅是为了简约而简约,而是因为《南孔》的表达带有哲学性的思考,这需要一个更加高远的精神空间。而那些太过具体舞台堆砌,并不利于这种空间的构造。
当然,这对于视觉部门是一种挑战,因为在大部分音乐剧创排中,实景常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这一次,我们主动放弃一种看似更便捷的表达,转而通过光影媒介做舞台上的留白处理,从而营造更加宽广的戏剧空间和时空维度。
●创排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答:《南孔》的主创团队,其实是创作上的“老战友”。平时大家都在推动各自的项目,互相之间常有交集,但如此完整地凑齐所有人在一个项目上,还是头一回。这种“冥冥注定”就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真正默契的创作,会带来高效的案头推动和思想共鸣的愉悦。导演、编剧、作曲部门有着高度的共鸣和理念的统一,这为后续的视觉效果设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可以更加专注地进行场景细化和创意发挥,而不必在理念层面花费过多的时间和精力。一部赏心悦目的音乐剧作品,就在如此愉快的工作氛围中孕育而成。
●本剧中的视觉效果设计有什么特点?想给观众带来什么样的观感?
答:简约,秩序,意境深远,是我们在视觉效果设计上的追求。
无论是多层次的舞台空间结构,还是光影布景的质感,我们致力于创造一个能将历史沉淀与传承融为一体的舞台。戏剧艺术不仅仅是娱乐性的,更是文化与思想的交融。我们希望能让观众感知传统文化中的珍贵元素在当代的生命力和价值,历史并不遥远,情怀可以落地。
●请用一句话向大家推荐一下音乐剧《南孔》吧!
答:希望大家能够在观看《南孔》的过程中,感受到传统文化与新艺术形态共振的魅力,二刷甚至三刷!
链接
任冬生: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副团长、硕士生导师,国家一级舞美设计,中国舞台美术学会灯光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北京舞美学会副主任。
音乐剧《南孔》来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