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8 23:14:19
“现在孩子在小学里适应得很好,多亏了医生和老师一直以来对孩子的帮助和照顾,也感谢政府实施相关优惠政策给我们减轻了家庭负担。”昨日上午,李女士带着患孤独症的儿子来到市康复医院智力行为康复科复查时,向医生、老师和相关部门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刚来的时候,只能发单音节词,而且有拒绝社交、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况。我们为他制订了专门的康复教学计划,从认知、语言、社交等方面进行干预,并穿插知觉、大小肌肉及生活自理等训练。”市康复医院智力行为康复科主任屠恒飞说,经过了2年的康复训练,李女士儿子在语言、社交等方面的能力都有了很大提升,实现了家长来院训练的预期目标。
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精神,扎实推行《宁波市残疾儿童和少年康复服务制度实施细则》,不断强化残疾儿童和少年康复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累计有1630名儿童和少年享受康复服务优惠政策,确保“应助尽助”。
据市残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给残疾儿童和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康复服务和关心关爱。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机制,逐年加大听力、言语、智力、肢体、孤独症等不同类别的残疾儿童和少年相应的补贴补助力度。目前我市视力残疾少年儿童每人每月最高补贴500元,听力、言语、智力残疾少年儿童每人每月最高补贴2400元,肢体(含脑瘫)、孤独症儿童每人每月最高补贴3000元。自2019年以来,我市仅孤独症儿童一项补助就达6534.9万元,位居全省前列。同时,对残疾少年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接受相关康复训练的费用自付部分给予补贴,帮助患者及其家庭减轻经济负担、重拾生活信心。
在不断提供优质政策保障的同时,我市在提升残疾儿童和少年康复品质方面也持续加大力度。市康复医院全面改造升级儿童康复中心,拓展建筑面积1.3万余平方米,医疗床位增加到120张,升级康复医疗设备5大类70余种,成为华东地区单体规模最大的儿童康复基地。
我市还不断规范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机构管理机制,实施定点准入、协议管理、动态退出机制,全市16家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全部通过省级规范化考核。积极推行康复机构专业人才入职奖补制度,建立起拥有357名持证专业技术人员的儿童康复人才梯队,促进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