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7 10:54:49
耕地保护,关乎“国之大者”。
6月25日是第三十三个全国土地日,“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是今年的主题。
作为山海环抱的沿海港口城市,宁波经济发展迅猛,但土地资源十分稀缺,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如何守住耕地红线,为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建设护航?
近几年,一场以高质量耕地保护为目标的整治工作,在“五山一水四分田”的四明大地上展开——整治近15万亩集中连片耕地,完成1.84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耕地功能恢复2.4万亩,耕地质量提升1.85万亩,整治耕地“两非”1.4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增加2.48万亩。
田长的“新使命”
去年,余姚市黄家埠镇五车堰村党支部书记王松权有了一个新头衔:田长。
头戴一顶黄色藤编草帽、下雨天时甚至会脱掉鞋子“赤脚上阵”的他,几乎每天都在田间地头守护着村里的耕地。
每巡查一遍村里2600余亩的耕地,就要花近40分钟的时间,光是在“耕地智保”小程序中的巡查轨迹距离就超过了50公里。
为了让耕地实至名归,王松权带领村民清退了232亩永久基本农田上的草皮,累计整治了46亩荒地与垃圾地,并将村里分散的“小田”集中流转集约化经营,生成了“1号菜园”,撂荒地变身丰收田,“良田”回归“粮田”。
像王松权这样的田长,在宁波有3000多名。
去年8月,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行田长制的实施意见》,我市田长制工作全面推进。
以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为目标,各级田长都是所在行政区域内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
目前,全市已建立市、县、乡三级田长办,落实各级田长3070人、村级巡查员4077人、问题认定员166人、整改责任员289人。
有了田长制,每一寸耕地,都有人守护;每发现一处耕地问题,整改处置都有专人认定、专人落实。
从“满天星”到“百千万”
在奉化西坞街道庙后周等9个村庄的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里,一台台农机设备代替人工,在田野中穿梭。
远远望去,一幅金黄色的“粮田”美景缓缓入画。
在象山县新桥镇崇站村,一片174亩的“非粮化”耕地通过土地整治实现蜕变,块块规整连片的水田、纵横交错的水渠,与远处的海岸线一起,绘就了一幅绿意盎然的现代化农耕图……
建设高标准农田和垦造水田,是宁波打出耕地保护“组合拳”的一个缩影。
让“小田”变“大田”,从“满天星”到“百千万”——这是宁波为全域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和百千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定下的目标。
2021年,宁波市全面启动“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项目。
经过两年多的整治,一片片布局集中、设施完善、生态友好、适宜规模种植的“大田”焕然新生。这些遍及全市46个乡镇、街道的“模范生”,进一步夯实了我市的农田“底盘”,助力撬动镇域共同富裕。
从“低小散”蜕变成“高大上”,“百千万”整治不仅有效解决了我市耕地碎片化问题,还带领不少村民一起致富。
截至目前,我市已累计实施整治项目44个,其中,万亩方项目6个、千亩方项目36个、百亩方项目2个。
今年,宁波将再实施整治项目44个以上,到年底预计可形成集中连片耕地面积超21.3万亩;到“十四五”末,宁波将建成千亩方、万亩方110片,整治集中连片耕地规模31万亩以上,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美丽共富夯实“耕”基。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
新格局下,一起守护万亩“粮田”,让每一寸耕地都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