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碉楼的春天“不寂寞”_宁波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土碉楼的春天“不寂寞”

2023-06-03 10:26:45

 不同于福建的碉楼群,凉山越西县中所镇陶家营村的碉楼群,既土且新。

    “土”的味道,85岁的村民李文清和老伴最清楚,自己的房子朱雀碉已经140多年了,镂空的阁楼楼梯踩上去吱吱呀呀,悠远绵长。

    “新”的故事,朱雀碉“最清楚”,化身民宿“逅院”,镂空的阁楼未变,变的是往来的人流和鼎沸的人声。

    这是一个地处越西石龙山脚下的“宝藏”。

    三年前,对于“宝藏”这个说法,村党支书王志雄直摇头——

    “距离水观音景区300米远,却冷冷清清。”“2424人的村庄,人均收入不过数千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没有。”……

    “宝藏”的解封,要从东西部协作讲起。

    “防返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两年前,带着“任务”挂职越西县委常委、副县长的宁波挂职干部朱宏飞,将其中一个“小算盘”打在了陶家营。

    “地处茶马古道和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明代陶亨在此设立兵营,以保护驿站安全,后称为陶家营。”“现存完好的土碉楼有20多座,具有代表性的有18座,又称越西‘18碉’,有红军碉、紫薇碉、朱雀碉等。”“别看土啊,碉里住着冬暖夏凉。老百姓在里面晾晒腊肉,香得很。”……

    走进陶家营,转角是碉楼,入眼皆是土黄色。

    记不清来了多少次,朱宏飞介绍起来如数家珍,“代入感”十足。

    步行其间,星级公厕、议事亭、洁美小院、游客服务中心、特色产品展区等,随处可见的浙江美丽乡村“标识”,时不时让人“跳戏”。

    要知道,这背后,是2000多万元东西部协作资金的支持,和基础设施到文化挖掘全方位的“变脸”——危旧房及管网改造提升村容村貌“颜值”、流转土地170多亩辟桃园建研学基地、移风易俗打造数字家风馆、引入“村风十里”旅游企业推出兵营体验游等。

    两年来,陶家营村迅速“出圈”,成了越西县3A级旅游村庄,游客量年年递增。

    “让陶家营村如宁波的美丽乡村,活起来,火起来”,是宁波挂职干部和当地村干部的目标,也是农家乐“罗家豆花”主人文元海的心愿。

    “村子火起来,游客多了,我们可以多赚点钱,娃子们一个上大学一个上高中,都要用钱,吃紧得很。”正午时分,文元海跑前跑后,招呼客人,掌厨的妻子在赶制拿手菜——豆花和本地“九大碗”。

    今年3月27日,文元海和妻子开起了全村第一家农家乐。

    两个多月2万多元的利润,抵得上妻子一年卖豆腐的收入,让岳父岳母对办农家乐不再质疑。

    “办这个农家乐,我们投了七八万元。按照目前的形势,到年底,收回成本问题不大,明年就可以盈利……”文元海忙里偷闲算起了账:过去,在镇里开车加上卖猪饲料,一年家庭收入也就四五万元。开了农家乐后,每年家庭收入保底有十多万元。更划算的是,妻子不用跑街串巷卖豆花,不出家门就可以赚钱。

    “罗家豆花”的红火,让不少村民“馋”在心里。

    这两年,在村游客配套服务中心前的马路上,悄悄地出现了不少“外摆”。

    村民黄皎熟练地炸着“土豆丝”,5元一份。“娃儿太小,也不能出去打工,这里做点小生意,节假日的时候,一天有四五百元可以赚。”

    “在家门口挣钱”,是陶家营村民最朴实的“小欢喜”,也是王志雄的“大心愿”——

    “借力乡村振兴和东西部协作,三年内让陶家营村集体经济收入从0元增至百万元。”

    石龙山巍然依旧,土碉楼安静如初。

    陶家营的春天,不再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