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09:54:22
5月16日,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将在宁波拉开帷幕。
作为面向中东欧的唯一国家级机制性展会,某种意义上,每一届展会开幕,都是代表中国对开放的一次再宣示。
尤其当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之时,这样的宣示更显可贵。而开放的意义,本身就在于相向而行,共赴美好。
欧亚有约,宁波准备好了!
这是一次开放的远航
亚得里亚海边,斯洛文尼亚科佩尔港。
贸易商托米斯拉夫已着手准备新一轮的装运。
两个月前,一车车集装箱货物已从斯洛文尼亚各地汇集到这里,驶向1.5万公里外的宁波舟山港。其中,就有他出运的一批机电产品,即将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上精彩亮相。
他明白,新一轮的“宁波之旅”,意味着新一波的“中国收成”。
在宁波舟山港通向全球的数百条航线中,科佩尔港是特殊的一条。宁波和科佩尔,早在2014年就结成友好城市。科佩尔港还与波兰格但斯克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克罗地亚里耶卡港及罗马尼亚康斯坦察港等五个中东欧港口,相继开通了宁波舟山港的集装箱航班。
“五海六港”——人们为这个合作起了专有名词。
多年来,这六座相隔万里的港口城市,穿越经济波动与危机,熬过疫情与低谷,在中国与中东欧的合作框架下紧紧“拉手”。目前,宁波舟山港与中东欧海运航线已增至14条。去年,宁波舟山港与中东欧五港完成进出口集装箱76.9万标准箱,是2014年的3.4倍。
在这里,港口成为合作的载体,成为连接中国与中东欧的节点,更成为一种象征——
开放合作,就像港口面对的大海,纵经风雨洗礼、惊涛骇浪,依然联通四方、兼收并蓄,“万川归海海不盈”。
这是一个迟到的约定
去年6月,受疫情影响,原定召开的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延迟举办。
一个疑问盘旋在人们心头:博览会推迟了,宁波在忙些什么?
毕竟从2014年起,人们已经习惯每年初夏,如约进入“中东欧时间”:
从2014年承办中东欧特色产品展起步,到举办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再到2018年启动建设国内首个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2019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成功升格为国家级展会;2021年6月,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在宁波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发来贺信……
“办好博览会,建好示范区”就是宁波肩负的国家使命。
回看过往,成效如何?
针对地方参与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成效,中国社科院一共组织了3次评选,宁波连续三次综合排名全国第一。去年,宁波对中东欧国家投资4.6亿美元,超过以往历年总和。宁波海关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宁波从中东欧进口48.8亿元,同比增长60.9%,占全国比重达7.3%。
展会或许会“迟到”,但经贸进展不会停步,双向奔赴的热情不会消退!
“感谢中国对塞尔维亚出口商的支持,我们不会错过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这个开拓中国市场的宝贵平台。”2021年6月,第二届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开幕式上,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视频致辞时说。
言犹在耳。“不会错过”,因而孕育了更多新的期待、机遇及可能。
这是一场奇妙的相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2019年,英国发起了一项全民票选,中国的屠呦呦与中东欧国家的居里夫人双双入选“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
如今,在屠呦呦的故乡浙江宁波,主办方特地筹备了一场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女科学家论坛。
这是一个跨越时空的时刻,更是一场伟大与伟大的“相遇”。
当东西方的“居里夫人”携手,世界正凝神注视这场开放盛会。
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近年来,从中国(宁波)-中东欧国家旅游合作交流周的开展,到“浙东南中东欧双向旅游推广联盟”的成立,再到国内机构、旅行社纷纷竞逐中东欧文旅“新蓝海”,“海丝古港 微笑宁波”的城市形象在中东欧频频“出圈”……即使在疫情期间,这样的交流也始终在继续。
在彼此眼中,“走出去”亦是“引进来”。短短数年间,步伐越来越快,规模越做越大。
目前,宁波与中东欧国家90余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教育合作实现国别全覆盖;与200余家高校、企业和研究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建成2个部级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先后吸引1000余名中东欧国家师生来甬工作学习。
恍惚间,仿佛置身于地球村。
“以‘一届更比一届好’为目标,精心组织、精细实施、精彩呈现,使之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流综合性展会!”盛会将启,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以铿锵话语传递信心。
与中东欧的“奇妙约会”,宁波满怀期待:同量天地宽,共度日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