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9 16:33:00
在宁波医疗器械制造行业,浙江广慈可以说是摸爬滚打时间最长、始终顽强走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生产企业。
从只有一个人的小作坊,到年产值过亿元的高科技企业,当年过半百的企业董事长徐仲棉讲起创业经历时,依然可见这位创业者身上的“闯劲”与“韧劲”。“我是国内第一个做骨科外固定支架的,也是第一个突破国外同行‘技术封锁’做种植牙,实现进口替代的。现在,我们又在新材料研究上有了突破,研发医用钛锆合金材料及聚醚醚酮基高活性制备方法,已申请发明专利2项,未来用于牙科和骨科材料上,可方便医生手术、减少患者痛苦。”他说。
1991年,从事模具开发的徐仲棉遇到了造手大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于仲嘉教授。当时于教授正在设计一种用于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和矫形的骨科外固定支架,却苦于找不到可以配合他制造的合作者。年轻气盛的徐仲棉请缨,表示一定可以将于教授的设计变成现实。
几台仪表车、一台钻床、一张钳桌、一把卡尺,这几乎就是当时徐仲棉的全部家当。但他硬是凭着好学、能吃苦、会钻研的精神,一点点地将图纸变为实物。
“那时一周要跑两趟上海,与于教授一起探讨支架设计定型、患者使用体验。大约过了一年,系列骨科外固定支架产品才在不断的修改、磨合中定型。”徐仲棉说,因为看好他的责任心与事业心,于教授还将出书的稿费借他办厂,让他深受感动。
2006年,徐仲棉又毅然启动了种植牙的开发。“当时国内种植牙都依赖进口,一颗售价2万元、3万元的比比皆是,所以我就想自己动手把它做出来,让更多老百姓换得起好牙。”他说。
“我们花费了8年,才让种植牙从车间走向用户,填补了国内空白。”徐仲棉说,其间,他们与浙江省口腔医院开展院企合作,相关成果还获得“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
在徐仲棉看来,企业之所以可以坚持创新,并不断取得新成就,离不开行业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建厂30年来,无论是以前的药品监管局、食品药品监管局,还是现在的市场监管局,他们一直在帮助我们提升管理、加强品控,督促企业稳健前行。”
2019年,市市场监管局启动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工作,广慈第一个报名,作为浙江省试点企业,积极配合开展产品赋码、标签打码、生产过程扫码等项目改造,成为宁波全面推进医疗器械唯一标识的典型代表。“让每件产品都有自己的‘身份证’,有利于责任追溯,可以倒逼企业对消费者负责,这是件好事,应该支持。”徐仲棉说。
如今,徐仲棉承担的国家级科技项目达4项,省市科技成果项目数十项,完成第一发明人的发明专利4项,授权4项,新型实用专利30余项,他被评为慈溪市第七批有突出贡献专业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