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一行业”推进“十链万企”转型 ——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的金华路径_金华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一县一行业”推进“十链万企”转型 ——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的金华路径

2022-12-26 19:42:57

位于婺城区的浙江海蜜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小型制造企业,主要研发、生产和销售起重搬运设备,年销售额9000万元。说起数字化改造,该公司数字化总监蒋晓斌说,从最初单工序、单工段、单机器的数控化着手,到现在实现九大系统数据的互联互通,企业不仅每年可降本增效618.2万元,更将带来管理、效率的变革。

像海蜜机械这样尝到数字化改造甜头的中小企业在我市还有很多。市经信局党委书记、局长陈洪说,金华拥有6.2万家制造业企业,中小企业占90%以上。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如何走好数字化转型的道路,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但受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制约,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恰恰又是产业数字化的痛点难点。金华立足市县联动,突出系统谋划,以“一县一行业”先行改造,推动“十链万企”数字化全覆盖,紧紧围绕整个行业、整条产业链抓规划指导、示范引领、梯队跟进,以“小快轻准”的轻量化改造为特点,走出了一条可复制、易推广、低成本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子。

据介绍,金华确定的十大先行实施行业共计3000多家企业,现已全面推开数字化改造,目前已完成700多家。

一县一行业,突出全行业产业链

金华制造业门类齐全、体系完整,县域块状经济特色明显。我市立足市县联动,“全市一盘棋,一县一行业”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

“全市一盘棋”讲究系统化,包括科学规划、组织领导、体系建设以及配套考核等。政策支持上,市级层面出台一系列新政,尤其在数字化改造方面加大补助力度;体系建设上,按照“一县一行业一方案一政策一总包一批试点企业一平台一次动员会”的“八个一”要求规范推进;比拼机制上,各县(市、区)比速度赛应用拼服务,营造你追我赶的氛围。

“一县一行业”注重特色化,聚焦省“415”产业集群和我市重点细分行业,各地结合产业特点,发挥政府主动性,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改造模式。

兰溪的纺织行业数字化改造早已先行一步。2019年,兰溪出台《关于兰溪市创建纺织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市的决定》,制定《三年行动计划》,争取到国家棉织协会支持。

金梭纺织是首批试点企业之一。该企业全面打通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数据桥梁,不仅有效提升企业品牌价值,且有力扭转企业各方对智能制造的认知。董事长童福友常常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挂在嘴边,信息部部长王俊飞不时能收到其他部门关于优化系统的建议,车间员工关怀金则很享受“手指点点屏幕就能完成工作”的全新状态。

经过一年多实践,兰溪首批9家试点企业“改”出效果:平均差错率降至1%、试点企业效益平均提高12.3%、生产设备互联网率达到98%。从“要我搞”到“我要搞”,从“云里雾里”到“心中有谱”,广大企业主对数字化改造的态度变化明显。该市以此为契机,打造出适合棉纺织中小企业的“4+X”数改模式,并稳步实现“百企推广”。

婺城区聚焦汽摩配行业,金东区先抓智能家居行业,东阳、义乌、永康、浦江、武义、磐安则分别对应磁性材料、针织内衣、电动(园林)工具、水晶、餐厨用品、塑料制品等行业,十大先行实施行业成为当前金华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的主战场。

浙江海蜜机械数字化总监蒋晓斌说:“数字化改造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生产设备落后,企业自动化程度不高,由于数字化算力不足,绩效考核、经营应变缺乏有效数据支撑;外因则是政府推动,市、区两级出台政策积极引导。该企业先从劳动强度大、重复性高、危险性高的岗位入手,然后逐步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系统、系统与系统的互联,实现机制管企业、流程管企业、数字结果管企业的目的。

比如资金周转效率明显提高。数字化管理后,现场半成品、呆滞物料资金、无效物料资金、低效物料资金都能通过系统统计分析,并形成任务进行优化。

数据显示,实现数字化改造后,海蜜机械的车间员工约减少30%,后勤人员减少12%;车架产品一次性交检合格率提高7个百分点;设备维修减少60%;在制品流转资金降低23.1%;车架生产周期缩短30%;立体库空间利用提升400%;产品平均研发周期缩短10%等。

一条龙配套,让企业轻装上阵

在实践中,我市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探索“小快轻准”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小”是业务场景小,可以确保企业根据需求灵活便捷选择功能组件;“快”是开发部署快,在不影响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前提下,用3个月快速完成改造;“轻”是投资少、交付轻量化,App易上手、体验好,有利于企业分批次分阶段开展员工操作培训;“准”是核心需求准,切实针对行业现状进行改造。

在各县(市、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中,“打样”成了极其重要的一环。2021年9月,永康市在浙智专委、相关平台服务商支持下,按照“找准公约数、试成一批样本、带动一片企业”的模式,推动电动(园林)工具行业数字化改造,并首选10家企业作为数字化改造试点,以初级数智工厂建设为样本,历经1年左右,完成工厂数据体系主架构建设,实现数据驱动生产、销售、仓储等业务的一体化协同运营。首批试点企业的成功,吸引了90多家企业自愿报名参加改造,第二批推广的20家企业仅用3个月全部完成改造。

浙江红果村休闲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主要生产户外园林休闲用品、厨房用具、学校用具等。“看到第一批10家试点企业的改造效果,就迫不及待了。”红果村公司负责人方红豆说,恰逢今年永康推动电动(园林)工具行业数字化改造,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整个改造过程既省心又放心”。

有“样本”,可复制。永康在首批10家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过程中,总结出“N+X”解决方案,提供8个共性应用场景和15个个性应用场景。“8个共性应用可以解决企业80%需求,X相当于私人定制,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选择。”方红豆说,目前生产、业务、技术、采购、物控等各板块已经完成数据采集,正处于调试、完善阶段,预计年后可全链条打通。

投资少,工期短。“作为第二批参与数字化改造的企业,我们还可以拿到政府50%的补贴,最终只需花25万元。”方红豆说,像他这样的企业,投资几百万元的ERP系统反而不实用,轻量级改造更适合。而且,3个月改造期内,企业的生产经营照常进行,没耽误生意。

服务好,有保障。永康组织召开动员会、现场观摩、专家答疑等系列活动,将数字化改造晦涩的概念解构为清晰的环节、标准的合同、便捷的方法。“我们弄清楚为什么改、改什么、怎么改,动力十足。”方红豆说,服务商永康市维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也做得很到位,让人很放心。维拓公司按“1个专属实施顾问+1个项目经理+1个项目总监+X个产品及研发人员”模式组建团队,深入企业一线开展服务。

数字化改造好不好?这两个星期,方红豆经常要去车间转转,听听车间主任、工人的想法,“还不错,大家都很愿意学,没有抵抗情绪。”他说,数字化改造是时代潮流,早晚都要做,早做早受益。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数字化改造需求千差万别。经过3年实践,浦江产业数字化改造蹚出“两条腿走路”的方法,通过两种不同模式分类施策,让规上和规下企业都能享受到数字化改造带来的红利。一是开展“一企一线”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打造引领效应;二是对投资实力不强、改造意愿较弱、改造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实施批量化、轻量化的分行业数字化改造。

“价格亲民,效益直观。” 三环锁业集团浦江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说,通过政府补助,7个车间的数字化改造,公司只需支付几十万元。改造完成后,人工费用一年至少节省50万元。

浦江县经商局局长楼建超介绍,通过开展分行业批量化、轻量化的数字化改造,可以形成“团购效益”,原本单家企业改造需要五六十万元才能解决的问题,如今30万元就可完成,降低了企业改造成本。同时,该县实施“分行业”数字化改造补助,对每个行业前20家改造的企业给予70%补助,第二批按照50%进行补助,第三批按照30%进行补助,有效激发企业参加数字化改造的积极性。

目前,浦江挂锁(五金)行业数字化改造已进入实施阶段,服装针织行业数字化改造启动首批试点工作;水晶行业为浦江“一县一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行业,服务商正开展入企调研。

四层次递进,

从数字化制造到平台化服务

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最终目标是加快产业链从“物理世界”向“数字世界”拓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我市依照1.0至4.0的梯度路径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一方面,按照“重点行业推进、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协同、智能化集成”的思路,积极打造以“未来工厂”为引领的新智造高地,出台《推进金华市重点细分行业创新智造三年行动计划》,在全市范围遴选示范性强、改造效果好、带动作用大的219项智能化改造示范项目,形成智能制造主体培育库,实施“金字塔”式新智造主体培育计划。截至目前,我市有经认定的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45家,“未来工厂”3家、培育6家,市级培育未来工厂48家,市级数字化车间认定150家、培育219家。另一方面,对重点规下企业,金华支持推进线上SaaS化应用(软件即服务,通过网络提供软件服务)。企业可以通过灵活采用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产业大脑、专业服务云平台的SaaS 化应用或低代码工具,实现协同办公、财税管理等基础数字化应用,并逐步向生产、销售、质量、供应链等关键环节延伸。

东阳市磁性材料行业集聚度高,拥有“材料—制备—开模—元件—器件”全产业链,行业规模约占全国37%。2021年,该市推进“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建设,选取试点企业改造现有产线,取得较好成效。但是,几百万元的软件投入无法在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上复制,且带来数字化人才、信息化设备运维、数据安全保障等一系列成本的增加。

今年,东阳借助浙智专委力量,以“平台+应用”模式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磁性材料行业云平台’已完成统一门户、基础服务、11个应用模块开发,预计本月底上线。” 东阳市经信局数字经济科科长陆樟彪说,平台由服务商负责搭建,首批4家试点改造企业已进入项目实施中期,初步测算一年内可实现50万元投入资金的回收。春节前后,该市将推动第二批16家磁性材料中小企业参与该模式的数字化改造。

目前,我市五金(电动工具)、织造(棉纺织)、中药、磁性材料4个细分行业产业大脑已接入企业726家,归集产业数据490万余条,产业大脑能力中心上架能力组件247个,已有83个组件在企业中应用。磁性材料工业互联网平台列入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根据计划,至2023年底,我市十大先行实施行业中规上企业完成数字化全覆盖,规下企业20%完成数字化改造;到2025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2.0全覆盖,十大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基本实现数字化改造1.0全覆盖、2.0覆盖率达到50%,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赋能1.0全覆盖、2.0覆盖率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