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多元化 小码大码女装各行其道_金华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审美多元化 小码大码女装各行其道

2023-05-23 11:24:22

微博热搜爆了!#有个牌子衣服大号都穿不上#话题,让女性“身材焦虑”再成焦点,话题关注度直接冲上8500万次。

日前,记者先后来到金华市区多个商圈走访,发现走“迷你风”的女装品牌不在少数。在潮流女装区,小码女装、均码款占比约有三成。

用瘦定义少女感“大可不必” “100+”才是最大公约数

“身材焦虑”,走进商场的潮流女装区就能扑面感受到。

在世贸城市广场一楼一家装修精致的少女品牌店内,随处可见这样的“BM”风服饰。这类风格的服装以修身的美式辣妹风格为代表,标志性单品是迷你T恤、截短开衫、短款包臀裙以及吊带紧身裙,由此掀起追求凸显身材苗条的穿搭风潮。

货架上,挂着露脐的吊带、短袖和开衫,记者撑开手掌与短袖对比,货架上的衣服显得只有“巴掌大”。

“我们的衣服就是这样的风格,短上衣加长裤,追求的就是少女感。”店员指着墙上的模特穿搭照片说,“有些衣服是分码数的,有些则是均码。”记者随后对比了一下几件吊带,虽然衣服上标着的S码和M码对应的身高就是155厘米和160厘米,但实际差异很细微。

现场,一名年轻女士正在试衣,却是乘兴而来、铩羽而归。“试穿了一条裤子,要穿L码,穿是穿得进,但裤子太长、腿部太紧。”这名顾客告诉记者,她的体重不到100斤,一般买裤子都是S码,没想到这里穿L码仍不合身。

少女感的定义就是高瘦苗条?市区某商场二楼女装区柜姐的实战经验,给出了否定答案。

“少女感这个词应该是广义的,绝不是瘦就代表全部。”该区某中端女装专柜的店长徐女士说,她所在楼层的女装专柜中,也有两家“BM”风服饰店,但销量并不好,主要原因就是对于身材的要求太过苛刻。

徐女士从事女装销售15年,从她的经验来看,女装销售中正常的M码销量最佳,占到总量的六成左右,而其对应的身高、体重是160厘米、55公斤。“我认为,用瘦定义少女感‘大可不必’,像销量最好的M码所对应的体重所呈现出来的就是一般正常成年女性应有的身材状态,展现出来的是健康美。”

现代女性更追求“松弛美”

金华壹言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惠芳,从事女装行业23年,先后做过10多个品牌的金华代理商,目前旗下有8个中高端女装品牌自营。正在外地参加服装周的她,也关注到了“BM”风流行的现象。

“我们经营的8个品牌比较多元,就是为了适应现代女性越来越多元的风格与选择。”陈惠芳说,不管是哪种风格,有一个趋势是一致的,女性对于舒适、自在的需求。“越来越多女性追求内在的松弛与自在,这也体现在外在打扮上,近年来大版型休闲风越来越流行。”

在她看来,“白幼瘦”已经不是如今衡量女性美的标准,甚至从某些层面上来说,这样的思想是落伍的。这两年,她代理的8个品牌中,“为时尚且自信的都会女性量身打造”,倡导“自然、放松、充满艺术想象、心灵生活概念”的UTI正成为流量主打。

陈惠芳说,以其从业经验来看,金华女性的穿衣审美从修身到自在、从繁琐到简约,如今的现代女性更追求“松弛美”。

同时,她也提出,存在即合理,流行代表需求,“BM”风也不应被全盘否定,应尊重大众审美的多元性。未来,女装市场将进一步细分,而目前仍显空白的大码女装市场空间很大。

“大码女装”异军突起 金华已出现“搅局者”

金华90后姑娘龚丹是香港服装学院服装设计专业的硕士,如今在当地一所设计工作室从事服装设计,每年都有机会参加中国时装周、大牌订货会。

龚丹认为,大码女装将是未来的一片市场蓝海,并且已蓄势待发。

根据全球零售智库Coresight Research的数据,中国大码服装市场在2020年市场价值已达109亿美元。这是大码女装异军突起成为拉动女装品类业绩增长的重要一年,该品类在当年实现156亿元销售额,同比增长42%。

不过,龚丹也提到,直至目前,国内大码女装市场除了少数“搅局者”,这片充满诱惑的市场依然被海外品牌占据主流。“国内大码服饰市场依然停在低价低质的淘品牌阶段,淘宝上的大码女装多是低价,这也意味着,商家为了节省成本而略掉了许多细节,而且大多是直接抄袭版式,没有设计可言。”

令人欣喜的是,在金华商城布料市场的服装设计一条街上,有不少店铺并不一味追求“小而美”。记者在现场看到,商家反其道而行,大版型、宽松时尚的服装款式是主流,可以完美适配各种身材,特别是为胖女孩们量身打造的大码定制女装备受追捧,开辟出一番新天地。

“一方面,我们借鉴学习大牌设计,根据客户的身材进行私人定制;另一方面,我们也从中吸取经验,原创设计一些具有设计感,适合东方女性,特别是针对体型偏胖女性的服装,销量不错,不仅有金华市区的固定粉丝群,金华周边地区的老客也很多。”市区一家定制女装店店主说,在服装设计一条街有不少类似的店,而且有部分已经有了自创品牌,这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