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深化诉前调解打造善治样板_金华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金华深化诉前调解打造善治样板

2023-05-23 11:24:02

某科技公司因工程款迟迟不到账将某农业公司诉至兰溪法院。案件在诉前分流至人民调解员,并指定法官一对一进行诉前指导。承办法官从农业生产的收益周期长、双方后续合作需求强烈等方面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双方和解,不仅保护了原告合法权益,也给农业企业留有“活路”。

诸如邻里纠纷、生意摩擦、家庭琐事等情节简单、争议不大的案件,一旦进入司法程序,不仅会加重司法机关审判、执行工作压力,还有可能引发危害社会稳定的恶性事件。

今年以来,我市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在深化发展“龙山经验”基础上,积极推进全市诉前调解改革攻坚试点工作,通过畅通引调渠道、打造诉调矩阵、创新诉调模式等举措,推动诉前纠纷“进得来、分得畅、调得快、解得好”。截至4月底,全市共受理调处矛盾纠纷21021件,同比上升17.15%,全市一审民商事收案数同比下降8.62%、万人成讼率下降10.7%。

矛盾不上交,首先要让纠纷“进得来”“分得畅”。我市打造“党委领导+部门协同+有序分流”的工作机制,依托县乡村三级社会治理中心、共享法庭等载体,完善受理、修复、引调、指派、调处“五步”工作流程,全面畅通诉前纠纷引调渠道。通过典型案例分析比对、案件风险和成本衡量等方式,引导当事人优先选择调解途径解决纠纷。试点开展以来,全市纠纷分流率同比增长10%以上,适调涉诉纠纷诉前引调率由70%上升至94%。

前些天,浦江县社会治理中心收到一件施工合同纠纷,工作人员在了解情况后,立即将该案移交给该中心内的“法院+公证”诉前调解室。“现在还没有进入诉讼程序,如果你们同意,我们可以先进行诉前调解。”在调解员的努力下,双方签署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还款协议并办理公证手续。

从开始调解到案结事了,整个过程只用了两天。诉前调解为纠纷化解提档增速的效果一目了然。我市建立健全诉前调解纠纷分类调处、抢单攻坚、无异议认可、司法确认等机制,确保适调纠纷30日内完成调解。试点开展以来,普通纠纷流转周期从原来的平均25.5天压减到19.8天,金融借款、民间借贷、买卖合同等类型化纠纷最快实现3小时内调解。

诉前调解工作不仅讲求缩短时间成本,更注重矛盾纠纷化解的实效。这其中的细致工作,绝非法院一家“单打独斗”能够完成。为提升诉前调解质效,推动案结事了人和,试点工作中,我市不断加强诉前调解队伍建设,建立非诉法官全域一对一指导案件机制,并在各县(市、区)建立由1名专职调解员、1名专职律师、若干名行业专家组成的“1+1+X”诉前调解团队,吸纳“两代表一委员”、乡贤等社会力量参与调解。

“本以为打官司得一年半载,没想到在这里就把赔偿问题一次性解决了。”近段时间,武义县人保“共享法庭”依托庭务主任周瑛芳多年从事保险行业的经验,加上法官全流程专业指导,成功将一件交通事故纠纷在保险理赔阶段化解。目前,全市行业专业调解组织已覆盖医疗、交通、劳资、物业、金融保险、知识产权等6个行业领域,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今年已调解568件纠纷。

各地探索多领域的机制创新,推动矛盾纠纷“解得好”。例如,在影视文化产业集聚的东阳市,影视产业律师调解中心成立9个月来,已主持调处影视行业矛盾纠纷180余起,平均三天就调处两起。该市还打造建筑业“店小二”服务中心,不仅为建筑企业提供“一站式”审批服务,还实现矛盾纠纷“一站了”,有效避免许多行业内的纠纷进入诉讼程序。浦江县设立“法院+公证”诉前调解室,推动公证制度深度参与到诉讼前纠纷解决,已调解成功16件,调解金额达9300余万元。义乌市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内成立金华首个商事调解组织——义乌市商事调解服务中心,提供法律服务咨询、商事纠纷化解等法律服务,助力商事纠纷不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