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叔”养鱼,收了博士生徒弟_湖州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许三叔”养鱼,收了博士生徒弟

2023-02-10 16:51:58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吴兴区埭溪镇联山村村民许阿财最近收了位博士生徒弟,成了村里的一件趣事。但熟悉老许的人却不觉得稀奇,今年59岁的许阿财,从事养殖35年、探索科技养殖超过10年,是当地有名的“养鱼师傅”。因为家里还有两个姐姐,所以小时候大家都叫他三弟。

  如今年近花甲,街坊邻里口中的三弟变成了三叔,而他承包的鱼塘遍布长三角。此前,他还带过几位水产养殖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湖州及周边50多名鱼塘主买鱼苗都找他,服务的鱼塘超5000亩。

  最近,三叔带着记者来到嘉兴市的一处育苗基地“探店”:一只只白色水桶呈阶梯式摆放,通过连接的管道实现人工管控。这个月,该基地向三叔订购的第一批成年鳜鱼即将入驻这里的“爱情公寓”,为5月的产卵期作准备。在基地常驻的一名农技专业博士生陆晓虎因此有了机会向三叔“拜师”。

  “什么时候换水?”“放养的密度多少最合适?”有着丰富经验的三叔成了小陆的老师和研究课题的合作对象。

  三叔是实践派,他告诉小陆,水下探头、传感器、手机App……这些新设备让水环境监测不再费力, 即便一时忘记,软件后台也会24小时监控;养殖户可以根据获取的数据进行苗种繁育的技术开发。

  跟三叔讨教经验,小陆曾问三叔当初为啥选择科技养殖这个行当。三叔思索后感叹:以前养鱼太辛苦,所以要改变。

  15岁时,三叔被寄养在南浔区菱湖镇的一户亲戚家,那时的菱湖家家户户守着传统鱼塘过日子,鱼塘含氧足不足,主要靠经验判断。因为不可抗力的因素多,养了一辈子鱼、却欠下“一屁股债”的例子屡见不鲜;大多数人承担不起鱼塘缺氧后导致“泛塘”的后果,只能整夜巡塘、一宿无眠。

  探索养殖环境标准化、提高鱼苗成活率是三叔最近10年干的事,新技术让养殖户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三叔告诉记者,如今,青草鲢鳙“四大家鱼”养殖都面临转型升级,科研与实践结合才能有更大活力,产生更大的效益。

  既当技术员,又参与养殖基地的投资。这几年,三叔靠技术养鱼的本事越来越强。在苏州吴江八都镇一处40亩“回”字型的水田里,养着去年刚下苗的水稻鱼。三叔弯腰拉起一个网兜说,现在不仅不用给稻田除草,还得往水里种一些草供鱼苗食用,种养都回归自然。

  事实上,科技带来的“颠覆”,已经渗透到传统渔业的全产业链。三叔说,以前通过“二道贩子”卖鱼,经常出问题、拿不到钱,现在和网络平台合作,定价合理、上门收购;此外,人工智能技术加入后,还能预测鱼市、指导选择鱼种,养殖户也不再“会养什么就养什么”“去年什么挣钱就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