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3 10:55:34
3月21日下午2时,位于德清下渚湖湿地的浙江省朱鹮抢救保护基地的人工孵化室里,窗帘紧闭,光线昏暗,孵化器夜以继日地运作着,静待龙年首批小朱鹮的破壳而出。
龙年的首枚朱鹮蛋发现于3月14日,编号为14-1,来自14号笼第一个窝,重量为84.1克,略高于朱鹮蛋的平均重量。截至21日下午,该基地已发现朱鹮蛋12枚。
“从3月中旬起,朱鹮进入产蛋期。今年3月10日,我们就开始观察朱鹮的产蛋情况。”基地工作人员袁李莹介绍,朱鹮两周岁后开始产蛋,成年朱鹮一年产一次蛋,数量为3至5枚,产蛋季一直持续到4月底。
记录调整孵化器的温度、湿度,观察翻蛋的翻转角度,记录各项数值……每隔1小时,袁李莹和同事就要进入孵化室,做好观察和记录工作。目前,孵化室已实行24小时值班,每小时进行一次人工观察。
孵化箱里,12枚朱鹮蛋整齐排列。从外表看,比鸭蛋大,比鹅蛋小,蛋壳淡青绿色,有不规则的褐色斑点。朱鹮蛋重量一般在75克至80克,孵化周期约28天。
朱鹮被称为“活化石”,享有“东方宝石”的美誉。从2008年自陕西引入5对朱鹮以来,浙江省朱鹮抢救保护基地先后攻克了饲养、繁育、野化等技术难关,成为全国最大的朱鹮人工繁育基地。目前,德清朱鹮种群数量已达761只,其中,野外种群367只。
随着野化放归陆续开展,野外种群产蛋情况也成为了观测重点。“在基地周边地区,我们加大了野外巡查的力度,同时也与湖南南山、浙江钱江源、江苏盐城保持密切联系,关注野外种群产蛋情况。”基地负责人邱国强介绍,目前还没观测到产蛋,但已发现了筑巢等产蛋迹象。
据介绍,待今年孵化季结束,该基地朱鹮种群数量预计可突破8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