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太湖法院探索司法碳汇生态补偿新机制 破坏者赎买 保护者受益 受益者保护_湖州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南太湖法院探索司法碳汇生态补偿新机制 破坏者赎买 保护者受益 受益者保护

2022-11-26 09:48:10

  记者昨天从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召开的“司法碳汇助力共富”工作品牌发布会上获悉,目前,该院在各区县建立的司法碳汇项目,正对357亩树林和62亩湿地开展碳汇修复工作。

  作为全省唯一的环境资源案件“四合一”跨区域集中管辖法院,今年来,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司法碳汇生态补偿”机制,通过以当事人认购碳汇的方式,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替代性修复,并用碳汇认购金激励保护生态,以司法之力守护绿水青山。

  “以往,由于体制机制上的不顺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一直是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堵点,被告人支付的赔偿修复资金闲置在法院账上的情况多见。”南太湖新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张毅说,为破解难题、盘活环境资源案件中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今年4月,该院出台了《司法碳汇基金实施管理办法》,明确资金认购和使用机制,形成了从认购碳汇到评估验收的全链条全流程闭环管理,保障碳汇资金使用安全合规。目前已筹集到碳汇共富基金262万元。机制运行以来,已推动60万元司法碳汇资金促进当地生态系统良性发展,包括在京杭大运河德清县新安域支流建立“水下森林生态修复”项目、在辖区内湿地公园实行湿地绿化扩面计划等。

  “为守护湖州人的‘大水缸’,埭溪镇老虎潭水库周边的庄上村、大冲村等地受到库区生态开发限制。引入‘司法碳汇生态补偿’机制,将赔偿义务人认购的碳汇金定向补偿给水库周边村民,形成‘破坏者赎买—保护者受益—受益者保护’的良性循环,让生态得绿、林农得利。”埭溪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小红说,该机制在当地运作3个月以来,共增加碳汇975吨,为每户村民增收1000余元。

  此外,该院积极推动实施“护林净水”计划,为司法绿碳生态修复基地周边相对经济来源少、生活困难村民提供部分生态护林员、农村水管员等公益性岗位,发放岗位补贴,提高收入水平,推进落实“扩中”“提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