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22 16:14:43
“谢谢你们,多亏了这笔钱,让我女儿圆了大学梦……”近日,家住南浔区东迁街道祜村村的胡大伯拉着村干部的手连声道谢。原来,胡大伯是村里的低保户,平时需要在家照顾重度残疾的妻子,而女儿的大学费用让他犯了愁。入户走访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通过“救助+慈善”的方式,对其家庭进行助学、志愿帮扶等支持,帮助他家渡过难关。
“今年以来,我们以省精准保障标杆区试点建设为契机,牵头推进社会救助综合集成改革,全域推广低收入困难群众‘救助+慈善’模式,通过搭建可持续投入平台、创新标准化使用机制和放大补充性叠加效应等举措,不断增强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截至目前,该模式已惠及全市低收入困难群众57万余人次。
为搭建可持续投入平台,我市扩大慈善“源头活水”,建成市、县、乡、村四级慈善组织体系,实施全民慈善文化弘扬工程,大力发展慈善基金、慈善信托和“指尖慈善”,仅去年全市慈善捐赠额就达到了4亿余元。同时,开展慈善助力共同富裕行动,在各区县设立专项慈善基金,定向用于救助帮扶活动,引导社会善行义举向困难群众充分涌流。
创新标准化使用机制是推广“救助+慈善”模式的重要举措。“我们采取‘模块化分类、标准化实施’手段,统筹调配使用慈善资源,从而推动慈善救助从‘零星分散’向‘系统集成’转变。”该负责人告诉记者,如吴兴区全盘统筹11个部门9个方面救助服务,引入慈善资源,提出精准救助30条。
据悉,我市还利用慈善资金加大基础性保障力度,从医、学、业、居、行、用等方面入手,支持救助帮扶提标增项。将慈善资金注入到“输血型”救助项目的同时,大力发展一批“造血型”帮扶项目,目前已开发“爱心岗位”3557个,助力“四低”人员实现就业801人,向低收入农户提供鸡苗、种羊、饲料等助其增收。
“我们将持续深化‘救助+慈善’模式,进一步扩大救助对象范围,丰富救助帮扶项目,实现救助活动更加精准精细,更好地满足困难群众需求,助力共富路上‘一个都不掉队’。”该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