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全开在当夏 ——湖州拼图·夏之逐浪_湖州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热力全开在当夏 ——湖州拼图·夏之逐浪

2023-06-05 11:27:45

p1_b.jpg


 风暖日长、万物相竞,此为夏之序章。

  5月,南太湖畔的风也添了几分“热度”。上旬,广交会上,湖企21天成交超1.2亿美元,较疫情前增长20%以上;中旬,“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投资合作洽谈会上,9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达1143亿元;下旬,湖州未来大会期间,173所高校的1.3万名大学生来湖求职。

  “热度”还弥漫在一个个具体的场景中,鼎力机械、三一装备的“未来工厂”内,机械臂和5G互联无缝衔接;南太湖未来城、长合区万亩平台上,每隔一月就崛起一幢高楼;太湖龙之梦乐园、南浔古镇、德清莫干山等景区,在“五一”假期迎来了人流高峰。

  城如四季,比拼尤在当夏。湖州,奔向“夏”一站。

  远眺航道——

  “这表明市场正不断向好”

  5月30日晚上8时,湖州上港码头照明灯全开,如同白昼。

  一台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的操作室内,工作人员王斌操作控制杆,牢牢抓起一个重型集装箱,稳稳放入码头旁长湖申航道的集装箱专用货船中。“今天完成305个!”他抹了抹额头的汗水说。

  晚上11时30分,远眺长湖申航道,6艘货船装满“湖州制造”的货物,向上海洋山港加速进发。两天后,位于长兴的浙江金三发集团有限公司物流部部长王玉华收到信息:5标箱面膜原料已抵达韩国釜山港。

  数据代表信心,牵动着每个企业家的心。湖州上港国际港务公司市场部经理曹权也曾一度迷茫:“今年前两个月,标箱都只有1万个左右。”但随后,3月1.6万标箱,4月1.87万标箱,5月破2万标箱。“这表明市场正不断向好。”他说。

  湖州是全国首个内河水运转型发展示范区,一条绵延的长湖申航道被誉为“中国小莱茵河”。今年1至2月,湖州内河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万标箱,同比增长20.3%,首次跻身全国内河前十。到4月已近25万箱,同比增长19.92%。

  市场青睐开放者,湖州除了用“一条航道”通江达海,还用“一根网线”串联全球。今年1至4月,湖州实现网络零售额322.4亿元,占全省比重4.4%,同比增长24.6%,增速列全省第四位。

  每天,2000把电竞椅、办公椅、功能沙发在位于安吉的万宝智能家居有限公司货仓整装,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往全球各地。生产车间内,200台设备紧锣密鼓地作业,8条生产线开足马力。今年1至4月,企业产值同比增长了36%,完成跨境电商出口同比增长60%。

  “勇于创新,才能在激流中掌好舵。近年来,我们从产品附加值低的传统家具贴牌代工,到尝试跨境电商,用自己的平台和品牌打通了海外市场。”“万宝家居”董事长薛栋说。

  展会也是“开疆拓土”的利器。上月初,第133届广交会落幕,我市共有330家企业参展,共获展位688个,均创历史新高,海外客商意向“下单”,累计意向成交额超1.2亿美元,较疫情前线下展的第126届广交会增长20%以上。

  市商务局对外贸易处处长王明介绍,今年1至4月,全市外贸实现进出口总额576.1亿元,同比增长21.5%,其中出口总额535.7亿元,增长23.5%,进出口和出口增速均位列全省第3位。

  迈进工地——

  “上半年确保减负100亿元以上”

  RGV智能通道上,自动小车来回运输着电缆原材料与成品;未来工厂大屏幕上,82台设备分布在车间地图,运行情况一目了然;生产线上,500余名工人忙碌而有序……

  记者日前走进位于德清县乾元镇的物产中大元通电缆智能制造基地,特缆车间的生产场景让人耳目一新。“这个车间是目前亚洲最大、自动化程度最高的单体线缆生产车间。”浙江物产中大线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宋斌说。

  今年1至4月,“物产中大”实现产值10.82亿元,同比增长1058%。制造基地占地610亩,总投资达65亿元,去年一标的厂房刚一竣工就投入生产,二标厂房加快建设,呈现一派边建设边生产的火热景象。

  “目前,全市投资稳中趋快,投资总量保持稳定。”市经信局经济运行处处长沈柳江介绍,今年1至4月,我市制造业完成投资244亿元,同比增长14.3%,增幅较上月上升3.3个百分点。其中,74个列入省制造业重大项目完成投资58.2亿元,完成年度投资目标的41.6%;14个新建制造业重大项目中,10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开工率71.2%。

  从高空俯瞰,位于南太湖新区的蜂巢能源科技30GWH电池项目,一工厂已投产,二工厂正在调试,三、四工厂正在加快建设。从一工厂参观通道向里望去,

  (下转A02版)   (紧接第1版)

  55台切叠一体机以0.55秒/片的速度,将正负极卷材快速切割,再快速叠成极组。运营总监赵勇难掩自豪:“这些设备只是一小部分,我们一期光设备投入就达到38亿元。”

  据悉,蜂巢能源项目是我市第一个“灯塔工厂”,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总投资120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200亿元。

  为了让“大块头”加快成长,南太湖新区成立专班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就在近日,在多个部门的合力服务下,蜂巢能源项目的蒸汽管道顺利建成,比原先计划提前了一个月。

  “越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期,我们越要做好服务。”市工业行业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丁政说,今年1至4月,我市已为企业减负73.4亿元,上半年全市确保实现减负100亿元以上。

  为了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得主动,早在2月2日,湖州就抢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包括8个领域56条具体政策,总计安排230.7亿元用于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政策供给上拿出“谁支持湖州发展、湖州就支持谁发展”的鲜明态度。

  夯实未来——

  “八大新兴产业链正在加速拼图”

  来到市招商中心半年不到,特战三部副部长、“80后”卢丙成长出了不少白发,曾经的同事都说他是“卢拼命”。

  卢丙成的白发是“急”出来的。去年11月,宠物食品行业龙头企业广州麦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想在湖州落地一个透明工厂项目,符合湖州的八大新兴产业链,但项目方与所在区县的产业布局不匹配,落地有困难。“项目实力雄厚,市场前景可期,如果这样失去真是太可惜了。”卢丙成说。

  为避免项目流失,市招商中心马上启动了重大项目流转机制,卢丙成和同事花了两个月时间,跑了全市多个区县的产业平台及乡镇,仔细研判和精准匹配,最终锁定南浔区千金镇这一符合条件的地块,项目和乡镇一拍即合。目前,麦宝生物项目已经进入图纸设计阶段。

  “和客商跑得越勤、帮他们解决的问题越多,他们就会更相信你,也会把好的项目推荐给湖州。”卢丙成说,招商员的服务不只局限于签约前,他原先在人社部门工作,今后也会帮企业招工牵线搭桥。

  卢丙成是我市千名招商员奋力奔跑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市组建了共计1052人的“平台+招商引资公司+特战小组”招商队伍,分赴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聚焦八大新兴产业链开展招商。今年1至4月,全市引进3亿元以上项目142个,同比增加10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8个、百亿元以上项目2个,世界500强直投项目4个。

  “八大新兴产业链正在加速拼图。”市投资促进中心投资管理处处长毛智慧介绍,今年1至4月,全市引进3亿元以上的八大新兴产业链项目80个,占工业项目引进数的64%,较去年底提升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半导体及光电、新能源汽车、物流装备等产业项目正在支撑起湖州的新未来。”她说。

  此刻的南太湖畔,正如磁极一般。5月12日,“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投资合作洽谈会上,总投资达1143亿元的96个项目集中签约,涉及八大新兴产业链以及科技、人才、金融、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领域。

  “蓄势蝶变的湖州,未来已来;实干争先的湖州,未来可期;尊商爱商的湖州,未来有你。”“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投资合作洽谈会的这段话,依然久久回荡在湖州大地。无数心怀梦想的人才和项目集聚,必将让湖州热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