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7 12:03:20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人才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打造海洋人才集聚“雁阵格局”,分步建设多个人才集聚高地,优化各地人才资源配置,促进发展的同时相互协同形成结构化优势,实现海洋人才区域小循环与整体格局大循环双促进的目标,是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内容。首先,要明确世界海洋人才集聚“雁阵格局”的内涵与意义及格局中各城市定位及打造“雁阵格局”的重点任务。
一、海洋人才集聚“雁阵格局”的内涵与意义
1.世界海洋人才集聚“雁阵格局”的内涵
世界海洋人才集聚“雁阵格局”是以连接发展层次、类型各异的海洋城市为基础,以各城市明确自身建设各类人才集聚地的使命为关键,各地分步集聚世界来源、世界水平的海洋人才,以提升格局内整体人才资源配置能力,促进格局内各城市协同互动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工作新态势。雁头城市要建设海洋人才集聚高地的根本支撑点,形成格局中的引领示范效应;雁身城市根据区域副经济中心的基础打造海洋人才集聚高地的重要支撑点,重点凸显人才聚集容纳与中转效应;雁尾城市依据自身发展条件和类型,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形成特色人才集聚地,共同为“雁阵格局”提供多点战略支撑。
2.打造世界海洋人才集聚“雁阵格局”的意义
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协调各地齐头并进。我国海洋经济起步较慢,各海洋城市先天资源要素的差异导致了地区发展出现失衡,尤其是地区间人才结构配置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形成了人才集聚度低与地区发展迟缓的恶性循环。打造海洋人才集聚“雁阵格局”能使海洋人才在各地区间的规模、结构配置趋近合理,并依托其系统与动态的特性,使地区间相互促进,形成良性路径依赖,能够不断优化当地人才队伍结构,充分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缓解地区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
提升海洋科创能力,助推涉海产业发展。人才、科创与产业发展是一条循序渐进的关系链,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劲引擎,依靠“雁阵格局”强大的集聚海洋人才能力,建设多类高精尖人才高地与承载区,势必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各地区的创新策源动能、科创成果转化促使海洋产业不断更新升级与发展。
响应国家总体战略,助力建设海洋强国。打造海洋人才集聚“雁阵格局”是时势之需,是发展之需,更是全面建成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必需,建成“雁阵格局”,发挥各地人才作用,能够有效地从海洋经济发展、海洋科技创新、海洋生态建设、海洋权益维护以及海洋资源开发等方面助力建设海洋强国。
二、世界海洋人才集聚“雁阵格局”中的城市定位
打造海洋人才集聚“雁阵格局”,各节点明确自身重点定位与整体协调并进发展是关键。各城市要在雁阵格局中扮演好自身的角色,发挥好各自的节点效应,搭建区域间的人才工作合作桥梁。各城市应从地区发展实际、人才需求实际和人才引进培育使用的客观规律角度出发建设人才发展高地、集聚平台和战略支点。
1.雁头城市作为核心引擎承担示范引领角色
上海、青岛、广州作为经济发展活跃、创新能力强的城市应凭借其整体综合实力在格局中发挥好引领、示范效应。作为“雁阵格局”的雁头应在政策及服务环境方面做好带头示范,引领优化好面向人才的宽松舒适政策环境,做好强有力的人才服务保障,从内部及外部全面打造便于培养和吸纳海洋高层次人才的生态大环境。依托本身已具备的经济实力、区位条件、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在政策环境、科技创新和社会宣传等各方面做好先行引领。基于溢出效应,在建设好雁头城市海洋人才发展高地的同时应促进海洋高层次人才的横纵向流通与共享。
2.雁身城市凸显平台效应担当重点承载角色
海洋经济稳固、枢纽属性明显的城市依托区位优势建设各类人才科创平台,重点凸显平台集聚、承载人才效应。该类城市已具备较为完整成熟的海洋产业并拥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大力建设海洋人才能够一展所长的各类创新载体,吸引海洋人才流入,打造海洋人才聚集和共享的重点承载区。发挥好人才集聚功能的同时应促通格局内人才共享流通渠道,打造好人才交流与对接平台,在人才流通的通道上发挥出“动力泵”的效能,提升海洋人才流通循环效率,对整体格局的海洋产业与经济发展起到重点支撑作用。
3. 雁尾城市强化特色发展扮演多点支撑角色
雁尾城市聚焦其不同的发展层次、类型,锚准自身相对优势,在格局中发挥好节点支撑效应。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城市发展海洋经济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具有差异性,各地应坚持自身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好自身要素禀赋优势,锚定区域特色海洋产业,大力建设各类特色产业创新载体,加快汇集产业高端人才与特色产业人才,加速形成特色产业人才集聚高地,发挥好“雁尾”的节点支撑功能。明确发展特色专精人才的路径,创造符合实际发展需求的人才环境,实现经济产业快速转型发展。
三、打造世界海洋人才集聚“雁阵格局”的重点任务
格局内各海洋城市当前发展阶段、类型不尽相同,各节点要在明确自身定位的同时用好各自的优势资源,充分吸引人才流入,打造多个海洋人才集聚高地。各城市要明晰自身所扮演的角色定位,明确自身置于格局中的战略支点类型,相互协调并进的展开各类人才工作。
1.海洋城市用好优势资源集聚人才
雁头城市已具有成熟的产业体系和强大的经济实力,要施展多重吸引人才、普惠人才的政策“组合拳”,实现海洋人才集聚。依靠成熟的政产学研合作系统,用好优质的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资源,充分发挥高等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同时注重企事业单位实践育人,加强人才供给与培养力度,提升整体人才质量。
雁尾城市精准定位其特色产业,以产引才,以产育才,形成专精人才与特色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发挥自身独特的要素禀赋优势,施展多重特殊人才政策,以灵活多样的柔性引进方式集聚人才。
雁身城市通过构建多重人才平台体系与科创政策体系,打造多类海洋科创平台,利用平台优势集聚引纳人才,利用多类平台体系培育人才储备军,做到平台培养人才,人才反哺平台的良性循环。
2.海洋城市强化科技创新促进发展
雁头城市构建一系列高质高效的用才留才政策体系,筑建格局内世界海洋人才集聚高地主要承载区,集聚海洋人才提升海洋科创能力,侧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齐抓牢,要使综合海洋科创水平与世界水平接轨,辅以优质的人才保障、管理、福利政策留纳人才。
雁尾城市锚定自身特色产业类型,大力建设各类以特色产业导向的高端产业人才载体,为发展特色产业汇集产业高端人才和特色产业人才,提供给专精人才施展能力的空间,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雁身城市重点依托多类创新承载平台、海洋科创平台以及科研机构院所,扣紧科研创新与产业平台之间的关系链,将人才精准配置于平台之中,以人才支撑平台,以平台托举创新,以创新促进发展,形成平台吸引人才与留纳人才的双重效益。
3.海洋城市协同互动共建“雁阵格局”
各节点海洋城市在产业与人才方面的协同互动是构建整个格局的关键,人才是各节点之间的“联系绳”,在海洋人才集聚“雁阵格局”中城市间的协动即是海洋人才间的协动。强调“雁阵格局”整体意识、系统意识,遵循人才发展的客观规律,夯实各自经济产业基础,发挥好各自职能效应是协同互动建成“雁阵格局”的重中之重。要围绕科创、产业、经贸、海事和生态来综合打造现代海洋城市,筑牢海洋人才集聚“雁阵格局”,让人才效能发挥与经济产业发展、现代海洋城市建设同频共振,形成人才队伍效能发挥—创新策源力激发—涉海产业更新升级的递进式系统,以海洋人才“雁阵”推动海洋经济整体高质量发展,推进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