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5 09:47:22
上午8点,简单收拾一下,“德清媳妇”翁李玲戴上草帽,驱车朝毛豆基地而去。“今年毛豆长势喜人,预计收成也好,去年就不行了,这跟气候、温度有关……”翁李玲边开车边向记者介绍。
2011年,翁李玲从衢州学院毕业后,投身于电商,探索毛豆种植和销售新模式,积极引进新品种,成为德清县“宅十堂”新生代致富带头人。其经营的农产品也从小打小闹,扩大到现在的500亩、数十个品种类型,产品行销全国各地,被网友亲切称为“熏豆姑娘”。
如今,翁李玲的电商公司每年帮助周边农户销售农产品2000多万元,带动周边1000余农户增收,帮助低收入群众50余户。
打响“德清熏豆”品牌
说起自己做电商的事,翁李玲回忆:有一年过年,家在德清的丈夫带着几包德清特产——熏豆到衢州自己家。德清熏豆是以毛豆为主料,加上胡萝卜干、笋干、橘皮、芝麻等辅料制成而成的茶点。翁李玲的家人开始喝不习惯,但喝多了,感觉味道醇厚,回味无穷。丈夫告诉她,熏豆不含添加剂,完全是绿色健康食品。
受此启发,有着职业敏感的翁李玲立马想到,何不借助微信等网络社交媒体,把德清熏豆拿到“朋友圈”销售?
丈夫一听,很是支持。当时电商平台在国内方兴未艾,翁李玲辞去网页设计工作,怀着对农产品的喜爱及乡村情怀,来到德清和土地打起了交道。
一番张罗后,翁李玲结合电商的特点,开始在线上销售熏豆。在中秋节前后毛豆收获时节,以直播形式“晒”出熏豆的制作过程。这种独特的营销方式吸引了众多网友,带动了熏豆销售。
几年时间,翁李玲卖出了上百万斤熏豆,销售区域遍布长三角等地甚至海外。渐渐地,“德清熏豆”在市场上打响了品牌,拥有了一批忠实粉丝。
随着德清熏豆市场名声渐响,翁李玲开始将眼光瞄向笋干、蜜饯、鸡蛋、榨菜等农产品,通过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开展等方式,实现了农副产品与市场流通、存储的有机衔接,推动了“农业+加工业”“农业+服务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
带动乡村振兴、群众就业
事业的顺风顺水,让翁李玲更有干劲,心里更有底气。如今,她和团队已经在天猫、淘宝、拼多多、抖音等平台上开设了10余家线上店铺,并通过流量推广、直播电商等模式,搭建多条网络销售渠道,为地区农村电商的发展提供了资源引入与产品输出。
历经5年的“宅十堂”品牌孵化,从产品设计、市场拓展、销售服务及品牌形象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当前多个德清农产品单品类已连续3年稳居全网销售第一。同时,“宅十堂”成为湖州技校的实习基地,吸引了30余名大学生和1名残疾人返乡创业,累计开展培训100余次。
去年,翁李玲向村民分发了榨菜种子。“种植榨菜,一亩地的产量有6000斤至8000斤,我们保底以5毛钱一斤进行收购,制成榨菜丝、榨菜丁等新产品。这样农户在毛豆之外,又多了一个新的农产品收益。”翁李玲介绍,村里1320亩稻菜轮作基地每年初级农产品可增收超500万元。
自2011年至今,翁李玲和团队通过发动农户参与、培育基地种植、农产品专业化生产、一体化服务等模式,打通了多款德清农产品的生产、开发、交易、物流环节,开发出的农特产品销售足迹遍布全国。
翁李玲还有一个新想法,打算把毛豆种植到西部结对帮扶地区。“因为毛豆在山地、丘陵、平原等地方都能种,适应力强,还能改善土质。在西部地区种植,可以与江浙地区的种植形成时间差,延长毛豆的上市期,开发出毛豆更多的经济价值。”
今年2月,浙江省商务厅公布《全省首批百家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典型案例》,德清县新安镇浙江宅十堂食业有限公司的农创基地直播“共富工坊”入选。作为公司总经理的翁李玲,先后荣获浙江省百名“巾帼云创客”、湖州市“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