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5 10:42:32
如果你还没听说ChatGPT,那你真的落伍了。
这款号称“能写论文、编代码、创作小说”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推出仅两个月,用户数就破1亿。
它的问世,带着“全能”的光环。目前ChatGPT已经通过了沃顿商学院MBA的考试,也通过了美国医师执业资格的考试。它甚至还通过了谷歌的面试,拿到了年薪18.3万美元的工程师的offer。在美国,北密歇根大学一位学生用ChatGPT写了一篇论文,竟逃过了教授苛刻的眼睛,称这篇文章为“全班最好的论文”。
谷歌将推出竞争者Bard,百度“文心一言”3月面向公众开放,春节之后的资本市场,ChatGPT“概念股”标签,并大规模拉涨停板。
比尔·盖茨断言:“这种人工智能技术出现的重大历史意义,不亚于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诞生。”
有朋友在微信上以惊喜的口吻介绍了ChatGPT的运用——
“小草从地下探出头,那是春天的眼睛吧?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眉毛吧?请模仿上面的写法,写出类似的语句来描述春天吧!”这是一道小学生的语文作业,记得当年,帮孩子辅导这道题目时,还颇费思量。而利用ChatGPT马上就有答案,而神奇的是,每一次ChatGPT给出的答案都是随机的。
ChatGPT真的无所不能吗?那我们人还能做什么?
有好事者问ChatGPT:我们的工作会不会被你抢走?
“有可能。”对此,ChatGPT这样回答。
这种忧虑是普遍性的。
因此,网上许多专家开始以前瞻的眼光来规划大学生志愿填报——“未来的职业最好是人工智能不能代替的”。但是还有什么工作是人工智能不能代替的?ChatGPT连博士论文这样高难度的活都能干,还有什么工作难得住它?
因此,面对澎湃的人工智能浪潮,回避、排斥是不可取的,而是拥抱它、掌握它、驾驭它。
当回答变得简单,“提问”来得更重要。换而言之,人的指令变得更加重要。
以摄影为例,先是自动对焦技术,接着数码技术,现在又有无人机航拍。智能化让摄影变得更简单,甚至有了过去不曾有的“上帝视角”,但是你会发现,最后决定照片品质还是摄影师的想法。
在《论持久战》中有这样一段话“古人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个‘妙’,我们叫做灵活性,这是聪明的指挥员的出产品。”,对于人工智能,我们就是要当“聪明的指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