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4 12:12:27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摘录: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台传媒记者屈扬帆
小微企业是经济的“毛细血管”。今年以来,椒江区不遗余力开发“小微主体智惠”应用,作为数字经济系统“企业综合服务”应用的重要内容,构建动态监测、精准画像、智惠服务等子场景,着力破解小微主体动态监测难、精准施策难、信用融资难等痛点堵点。
据悉,该应用于今年6月在“浙里办”和“浙政钉”APP上线,截至10月中旬,累计覆盖7.9万家小微主体、提供线上各类智惠服务2.13万次。
“智惠”服务优化小微主体发展环境
张强是大明饭庄的负责人,每天,都能收到合作平台“厚米”配送的生鲜产品,不仅省去了外出采购的成本,而且价格也优惠。
“一个月能省三四千元钱,对我们个体户来说,这笔钱就是实实在在的实惠。”张强说。
浙江厚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运用大数据分析,通过手机下单,直接为中小餐厅提供一站式采购服务的企业。为张强和“厚米”牵线搭桥的,正是今年3月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创新开发的小微主体智惠平台“椒惠富”。
来自重庆的黄继权在椒江经营一家羊毛衫加工厂,当他为资金困难一筹莫展时,“椒惠富”平台及时通过数据库洞悉,通过与椒江农商银行合作,打破传统“重资产”信贷体系,构建起了“轻资产”关系型信用金融评价模型,不仅解决了他的融资难题,还降低了融资成本。
“按10万元来算一年能节省3000多元利息,积少成多,对小微企业来说是真正的雪中送炭。”黄继权说。
“椒惠富”还推出“开店选址服务”功能模块,为个体工商户在市场准入、调整生产经营范围等方面提供参谋引导,提高创业成功率。
椒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审批科科长王雪燕告诉记者:“我们基于大数据库动态检测,把脉小微主体,对症下药,以数字化搅活‘一池春水’。”
动态监测自主“把脉”小微主体
如何准确“把脉”小微企业?数字化望闻问切少不了。
针对小微企业行业分散、量大面广,生产经营数据收集难等现状,椒江上线“动态监测”,“三步走”实现数据归集、信息验证、风险预警三效合一。
第一步先实现数据“一码”归集,上线“惠富码”模块,小微主体可通过手机扫“惠富码”,在线填报经营状态、营业情况、就业情况和融资情况等基础信息;第二步“上线”信息校核”模块,将“惠富码”收集的数据进行智能验证比对,自动筛选出异常数据,由专门调查员校对核实,及时修正,形成小微主体数据库;第三步准备实现风险智能预警,依托小微主体数据库,多维度智能监测体系,动态分析18类行业主体经营发展状况,开展风险评估并进行黄、橙、红三色风险预警。
如今,前两步已经稳稳迈进,大数据精准分析、主动“把脉”椒江小微企业,便于及时优化政策措施。
精准培育分型分类“对症开方”
精准“把脉”之后就是“对症开方”。
椒江上线“精准画像”子场景,从个体工商户群体切入,开展分型分类专项研究,形成精准高效的梯度培育体系。
“我们将全区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划分为生存型、成长型、发展型,采取针对性举措进行帮扶引导,形成全量覆盖、梯度渐进的分型体系。在个体工商户分型基础上,上线‘名特优新’模块,筛选出一批优质个体工商户,作为重点支持和培育对象。”王雪燕告诉记者。椒江还设立“名优特新”专项扶持资金500万元,以典型标杆引领小微主体高质量发展。
“接下来,‘椒惠富’还将从监测体系、跨部门运用等方面迭代升级,进一步完善动态监测、精准画像、智慧服务场景,助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椒江区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陶海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