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1 12:02:37
“如今,学历社会正迈向技能型社会,受众群体从技能谋生转向技能致富。”台州市教育局高等职成教处处长郑琳说,台州的职业教育不再局限在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培训,而是趋向发展“终身型”职业教育,开展因材施教面向不同主体的教育培训,并积极拓展办学功能,以全龄友好包容优化公共服务享富。
2021年,台州职业院校面向社会人员培训达23.23万人次。按照规划,到2025年,台州将实现每年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5万人次以上,力争每年新增成人初高中学历提升10万人、新增大专及以上学历层次教育学员30万人。
职业院校服务属性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近日,天台县南屏乡前杨村很是热闹,共青团天台县委组织的青创客后备箱集市活动不仅吸引了游客,也吸引了一批“红色村播”,为村民们直播销售农副产品。
这些“红色村播”都是在天台天成职业技术学校接受的直播运营培训。
“我们针对政府所想、社会所需,去做这个项目。”天成职业技术学校负责人汪传魁说,比如今年疫情影响就业,学校就从就业入手,开发课程,再寻求政府项目支持,完成公共服务。
汪传魁认为,随着教育的发展,职业院校服务属性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他们可以通过对外活动或与外界活动参与,将知识、理论成果、先进技术等传播并应用于社会。
为了提升农民能力素质提升,让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实现技能致富,天成职业技术学校开发了抖音运营培训,打造了两个直播品牌——“红色村播”和“巾帼村播”。
“通过培训,很多人用一个手机都能赚钱了。”汪传魁说,比如农家自种的红薯,很多人以前都是放着自己吃或是晒成红薯干,即便拿去卖,一斤也卖不了多少钱,更没人上门收购。现在,他们通过直播带货,销量还不错。
不仅如此,天成职业技术学校还开发了茶食、禅茶、办公室茶艺、茶修、和合茶艺等课程,
开展旅游类人才培训,开发和合文化系列培训及活动,不断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
除了各类技能培训,天成职业技术学校还接收了不少“问题少年”,他们都因为各种原因,逐渐被社会边缘化。
“多是家庭难管、学校难教、社会难容的‘三难’少年,用常规教育方法很难起效。”汪传魁说,因此学校需要用心感化,帮学生们重建生活、学习习惯。
汪传魁曾接到一位家长的求助:对方说自己孩子不是读书的料。
汪传魁收下了这位学生,他说,不要给孩子施加不该承受的压力,正确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定位。
在老师们的教导下,这位学生最终顺利走向社会,进入企业。“他进入企业后月薪上万元,让父母刮目相看,这让我很欣慰,我们做的工作是有社会价值的。”汪传魁说。
正是秉持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精神,天成职业技术学校以“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为特色,以“个体老板、企业骨干”培养目标,谋求发展。目前校区占地42.9亩,每年培训各类技术人员3000多人次。
全民终身教育实现价值提升
65岁的寿立新,是家人和老友眼中的“大忙人”。他赶时髦、爱钻研,退休后他上声乐班、参加合唱团,如今他又通过老年无人机和视频剪辑课程,学到了新技能,平时跟老友一起,拍摄、制作各种活动视频。
今年3月,台州开放大学开设了老年无人机课程,是省内第一家将新潮课程带进“银发学堂”的老年大学。
“如今社会,职业教育更应聚焦于人的全面发展,呈现出终身性、发展性等特点,实现全生命周期贯通与普惠性。”台州开放大学党委书记王焕斌说,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方面,台州开放大学主动探索、创新办学,除了注重成人的素养和职业技能提升,学校还有全省首家地级市社区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全国首家垃圾分类公众教育学院和乡村振兴学院。
为此,台州开放大学绘制了“构建五光十色,‘多彩斑斓’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平台”的发展蓝图,着力建设“五个大学”,即“有温度的大学”“市民家门口大学”“田间地头大学”“产业园区职工大学”“掌上大学”;打造“五色基地”,即红色资源基地、民营企业教学实训基地、乡村振兴共富实践基地、青少年教育发展基地、老人社区教育服务基地等等。
“我们还有贯穿全年龄段的‘五色教育’。”王焕斌说,台州开放大学就是一所专事于全民“终身教育”的新型开放型大学,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形成职业教育、老年教育、社区教育、社会培训教育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
目前,台州开放大学成为首批全国地市级示范性电大,去年在国家开放大学系统全国改革发展推进会上作为唯一地市电大代表作典型发言。学校也是国家开放大学全国第八个教学实验基地、国家开放大学奥鹏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国40家示范学习中心之一、教育部全国20家“数字化学习示范中心”之一、科技部全国39家“数字教育公共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点之一和台州市远程教育中心。
“这几年,在政府的推动下,社区教育发展很快。”王焕斌说,这是一种双向推动,政府不断推出新的政策,每个职教院校都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培育技能人才“技能富民”
服务供给是职业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支撑,近年来,台州逐渐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快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温岭温峤的青屿村是远近闻名的“月嫂村”。温峤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设的“红色月嫂技能培训”项目,带动很多妇女从事月嫂、育婴、保姆职业,每人每月收入达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技能富民”。
这只是温峤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技能富民万人培训工程”的其中一个项目。
2016年9月,温峤成技校启动“技能富民万人培训工程”,学校立足温峤千年古镇的人文地理和产业布局的特点,以居民的终身学习需求为导向,全面整合优化资源,围绕“服务一个中心、创十个品牌、送百场活动、育千名人才、惠万名群众”目标,开发了富有区域特色培训课程体系,包括“千人培训项目进文化礼堂”“红色月嫂技能培训”“一村一乡厨技能培训”“互联网+工量刃具营销技能培训”“峨嵋山农家乐培训”等项目,培训人群覆盖全镇35个村及相关企业和行业协会。
“技能富民万人培训工程”实施以来,培养了一大批月嫂、乡厨、电工等技能型人才,成为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大助力。
去年10月底,教育部办公厅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小组公布了2021年“百姓学习之星”“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名单,温峤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技能富民万人培训工程”榜上有名。
在仙居,传统小吃具有深厚的地域文化积淀,风味独特、品种丰富。仙居县白塔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创造性实施的“仙学汇”助推“仙乡小吃”富民培训工程今年也入选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
该工程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信息化服务等带动创业就业的同时,推动了小吃与旅游、农业等产业融合发展,还推进地方产业加快壮大,促进青年技能成才、技能致富,让每个人都有出彩机会,助推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