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8 10:03:26
“不是夜校去不起,而是老年大学更有性价比。”一年花几百元,就能享受丰富多彩的课程,让沉迷“省钱学习”的年轻人,向往起了退休后的充实生活。更有年轻“家长”,已经开始给父母抢课报班,让他们也能赶上终身学习的潮流。
如今的老年大学,还有一些年轻人选择在这里任教。在教给老人们各类技能才艺的同时,这些年轻老师也开始明白,和老年学员的相处,更需要相互学习。
结缘
每周一、周二上午,刘静都会准时出现在台州市老年大学椒江校区电钢琴课的课堂上。不同于其他时间的工作,这两天她要教的学生,是一群平均年龄六十多岁的老人。
刘静出生于1996年,贵州人,从小在台州长大。毕业后,她在椒江的琴行做钢琴老师,目前在白云小学附近开了一家主营少儿钢琴培训的工作室。2018年,刚毕业的她在机缘巧合下到老年大学代了几节课,“我发现,教老年学员和教小朋友的感觉完全不同,他们学习更主动、更认真”。被老人身上的这种好学的劲头打动,她索性开始兼职做老年大学电钢琴课老师。
刘静之前从未设想过,教一群老年人弹琴会成为她的副业。在琴行教学或是做家教,每个月都有可观的收入,而属于半公益性质的公办老年大学,教师能拿到的课时费是很有限的,有时候可以说是“为爱发电”。
“刚开始,我给老人们上课还是很有压力的,怕我讲的他们听不懂,也怕基本上是零基础的学员学不会。”今年刘静带两个班,每个班近30人,有的是一直跟着她学习的老学员,最久的学了五年,“电钢琴课的学制是三年,有的学员想一直学下去,会申请破格延长到四年或五年。”
2021年,临海姑娘张梦霞开始在路桥区老年大学做兼职老师,授课内容是智能手机应用。“我的本职工作是场馆运营,有一次在路桥区图书馆做了手机摄影相关的讲座,刚好路桥区老年大学的负责人也在现场,那时学校还没有智能手机课,就邀请我去试课,反响还挺好的,我就一直教到现在。”
路桥区老年大学的智能手机课,目前在每周二下午开设,一节课时长一个半小时,一学年会安排30节课左右。“上学期会安排微信、支付宝等常用软件的熟练应用,下学期再进阶到视频剪辑和抖音、全民K歌等软件的使用。我会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进度,提前两周进行备课,灵活调整授课内容。”
张梦霞所在的老年大学,像她这样的90后老师很少见。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台州当地的老年大学,基本上以“老年人学,老年人教”为主,师资来源主要是退休教师或聘请资历深厚的专业老师,而面向年轻人的招聘以兼职岗位为主。
教学
“教会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其实也是帮助他们更好地享受晚年生活。”在平时的教学中,张梦霞发现很多老人都很难跨过“数字鸿沟”。在年轻人看来易如反掌的事情,对于他们来说却很困难,再加上生活中有的老人好面子,遇到困难也不好意思向身边人求助。
能有专门的老师和课程教他们如何用手机,如何与现代生活接轨,对于许多老人来说,就像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很多生活中的难题也迎刃而解了。
“比如,我有学生经常要去医院,之前不知道手机上可以直接预约挂号,每次都起得很早,有时现场还要排队等很久。我就手把手教他们如何在手机上提前预约,他们学会了,节省了很多时间精力。”
“还有位爷爷是独居老人,老伴去世了,子女也不能时刻陪在身边。他在课上学会了用外卖软件,平时不方便出门就在家点餐,或者叫跑腿上门。他说之前从来没有体验过这么方便的服务。”
张梦霞说,这是最“纯粹”的一批学生,“求知欲比年轻人更旺盛,学得快,虽然有时候忘得也快”。上课时,她会先在大屏幕上示范如何操作,让学员们一步步跟着做,再走下讲台,一个个教过去,直到每个人都学会为止,有时一节课的时长会延长到两三个小时。
她还组织老年学员们外出上实践课,体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比如,我找到社区里的老年公益组织,一起策划了体验活动,带老人们到网红咖啡店、餐厅打卡,外出过程中还教他们怎么用手机买轻轨票、拍照记录生活等。”
每周两次的课程,刘静也在想方设法让老年学员克服学习艺术的“门槛”。
“我上课有个习惯,每节课都会请每位学员上台,到我这台用于演示的琴上弹,我再对他们的指法、节奏等进行一对一的纠正。”刘静说,“大部分学员都对学习很上心,有些人紧张怕出错,就会提前在家里录好视频发给我,让我先看看,还有的会专程来我的工作室‘开小灶’。”
不同学员的学习接受能力是不同的。学得快的学员,刘静会让他们多巩固练习几遍,尽量使整个课堂保持同步的学习节奏。对于大部分上了年纪的人,学琴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有的家里没有琴,无法及时温习;有的平时要照顾家庭,帮孩子带娃,抽不出时间来练习。“基本上一个班里,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能坚持下来。”
她也欣喜地看到,班上有一群学生在学琴这件事上下了功夫,他们学习的耐性和积极性,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有学员本来有每天睡午觉、散步的习惯,现在练起琴来简直停不下来,还告诉我想把空闲时间都用来练习。”
相处
老年大学的师生关系,更像是一种“双向奔赴”。
“一个人在台州工作,和这些学员相处就会想到自己的家人,觉得很亲切。”刘静觉得班上的学员对她,就像家人一样关心。比如,她有时上课来不及吃早餐,就会发现学员在讲台上放的爱心早餐;无意间丢失了教材,下节课就有学员买了一模一样的回来……像这样暖心的细节还有很多。“课堂上,我们或许是老师和学生,但下了课就像家人、像朋友。”
目前,张梦霞的智能手机课聚集了将近30名学生,大部分是退休后的老干部。“他们为人都很热心,每次都提早到教室,一看到我来就喊‘小虾老师来喽’,还会下楼帮我一起搬上课用的设备。”
经常和这些老年人打交道,张梦霞觉得自己的心态变得平和,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有变化。她说,自己从小是奶奶带大的,本身很喜欢和老年人相处的“治愈感”。都说老人需要陪伴,但是两代人的相处之道其实是互相陪伴。
去年她换了份新工作,那段时间她总是焦虑,状态也不是很好,上课时被同学们敏锐地捕捉到,下课他们纷纷来安慰开导。“他们说,你还年轻,想做什么就大胆做,我们都是你的坚强后盾!那一刻,感觉他们成了我的心灵导师。”
“平时,他们也会用各种方式鼓励我,给我看他们创作的短视频、刚发的抖音等,还会跟我分享年轻时的经历。他们身上的正能量也一直治愈着我、激励着我。”虽然住的地方离老年大学来回要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张梦霞依旧很乐意为这群老人上课,“感觉就像是给忙碌工作的一周放了一天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