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陈:“全绿海岛”的“蓝碳”实践_台州新闻_浙江网 

浙江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大陈:“全绿海岛”的“蓝碳”实践

2023-09-27 10:00:26

投运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示范工程,推进海陆交通全电化,建成全电水产养殖场……9月22日,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向公众展示大陈岛“海洋蓝碳”及碳中和示范区试点开展情况,大陈岛正逐渐成为生态优先、智慧支撑、协同发展、同富共赢的海岛碳中和示范区。

“全球自然生态系统每年通过光合作用捕获的碳中,约55%是由海洋生物捕获并固定储存于海洋生态系统,该部分的‘碳’被称为‘蓝碳’,即海洋碳汇。”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综合科(行政许可)工作人员叶宗森说,“蓝碳”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大陈岛自然条件优越,双碳基础工作扎实,可凭借海陆交界带区域的固碳功能,充分利用并积极采取气候变化减缓策略,实现碳中和。

因此,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联合椒江区大陈镇人民政府,以大陈岛(包括上、下大陈岛)为试点区域,以大陈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为工作基础,实施椒江区“海洋蓝碳”(滨海地区碳核算与交易体系)试点项目。

作为台州入选浙江首批低(零)碳试点的乡镇之一,这两年,大陈岛以“绿氢”为发力方向,深入推进碳中和示范区建设。

目前,全岛共有34台750型风力发电机,打造以风电为主的生产模式,每年富余5000多万度电,减少4.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

投运全国首个海岛“绿氢”示范工程,实现了从清洁电力到清洁气体能源转化及供应的全过程零碳。全球首条柔性低频输电海底电缆也提高了海上风电输送容量30%,实现陆岛两地电网间的电能高效互济。

不仅如此,椒江还聘请了院士团队全程参与碳中和示范区建设。目前《碳中和示范区建设方案》已完成编制,各子项目有序推进,“双碳”大陈数字化平台、新能源客船、零碳科普体验馆等项目也已启动建设。

“降碳减污,深化未来乡村低碳场景设计,也可以使海岛居民充分享受‘双碳’成果。”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椒江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展明说,释放蓝碳及蓝碳生态系统的价值,首批碳收益将反哺于海洋生态保护,提升大陈岛海洋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致富。

李展明表示,椒江区大陈岛“海洋蓝碳”及碳中和示范区试点项目针对椒江海陆交接带的人文生态特色,打造具有滨海地区生态示范性的“双碳”监测与核算平台;围绕低碳试点建设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实现碳汇线上交易,为建立滨海地区“海洋蓝碳”交易体系,拓展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地区合作新模式,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台州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