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10 12:22:19
台州被誉为山海水城,城在水中,市区河网水域面积超过46平方公里。因此,台州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治水工作。
为深入推进“找寻查挖”专项工作,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巩固提升治水成效,台州积极探索治水督查“12345”工作法,坚持“一线”到底、“两智”赋能、“三化”规范、“四式”督导、“五项”制度,成效斐然。
凭借该办法,2022年全市自查发现涉水问题3818个,其中重大问题51个,一般问题3767个,全部按照序时要求进行整改;总体水质状况再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佳水平,取得从良到优的历史性突破,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
三级联动深入部署
“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勇气,‘纵深化、常态化、数字化、品牌化’推进‘找寻查挖’专项行动,推动涉水问题治本断根。”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在“五水共治”工作会议等市级大会上强调。
如何做到治水工作有纵深?台州坚持“一线”到底,市县乡三级联动,建立工作专班体系,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巡河,高位推动“找寻查挖”专项工作。
在制定“找寻查挖”专项行动方案时,台州就将其与中央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问题、市委市政府督战—2022、文明城市创建等条块工作纳入同一张网。
一条线织起一张网,统筹全局共谋划,形成“党政主导、专班负责、群众参与”的治水格局。
“没有走在最前列也是一种风险。”省治水办副主任马青骏在全省“找寻查挖”动员部署会上提出治水要有忧患意识,目光要放得长远。
进一步打造“找寻查挖”台州样板,就要早做部署、明确要求。因此,我市要求市、县两级治水办精准解读考核办法,做到领导快汇报、工作快部署、措施快落实、信息快报送,全力争取水质改善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两智”赋能全面严查
秉持“涉水问题不主动发现就是失职”的原则,2023年,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台州乘势而上吹响治水“冲锋号”。
实现问题查挖“主题化”。我市通过开展“一季一主题、一季一专项、一季一攻坚”活动,对治水领域突出短板进行大起底、大整改,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开展重点督导。
在自查、互查上下狠心,敢于把短板问题摆在桌面上,主动曝光长期困扰治水工作瓶颈的短板重点问题。
由于传统人工治理模式很难高效决策,台州迭代升级“两智”模式赋能治水工作。
一方面,积极与市环科院、南科大等单位合作,制定专家组月度指导帮扶计划,由市治水办领导带队,开展一对一指导服务,为“找寻查挖”专项行动提供技术支持、业务培训和现场核查支撑,并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同时,聚焦“一台三网四化”模式,即以“一个平台”(驾驶舱)为基础,打造“三网”(数字河网、智慧管网、监测天网),形成一套动态评价河湖状况的系统,做到数字可视化、治水智慧化、管理一体化、应用全位化。
避免“旧账”未清又添“新账”、严防问题反弹回潮,市治水办倒推三年,对已完成整改的B类、C类问题进行“回头看”,确保涉水重点问题整改无漏洞。
规范治理及时反馈
发现问题是前提,规范治理才是治本之策。台州在涉水问题整改上,要求做到紧盯方案、紧盯进度、紧盯结果。整改督导“精细化”,将问题进行精准分类——
应急问题2小时内快速反应、24小时内初步反馈;一般问题5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重点问题10个工作日内完成整改;工程性问题10个工作日内反馈整改方案并按序时进度开展整改;普遍性、多发性、行业性问题要举一反三,并专报回复。
“能够马上解决的问题,必须做到立行立改、即知即改;一时难以完成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有序推进。本着整治一个少一个的态度,确保问题不解决不停手、整改不到位不罢休。”市治水办副主任陈宝健表示。
台州自加压力,先后完成“城市黑臭水体及重点断面涉水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排口治污、岸滩治乱、海域治违”“印刷行业大起底大排查”“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季度专项攻坚战。
全市累计排查出返黑返臭风险隐患河道21条,问题360个,整治污染企业857家,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1件,其中行政移送24件、刑事移送7件,行政拘留12人、刑事拘留3人。
直面痛点落实监督
在建立健全治水监督机制上,台州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制定《台州市“五水共治”督查工作规则》,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有效提升督查执法能力;
制定《台州市“五水共治”工作挂牌督办管理办法》,将曝光的大量涉水重点问题以及印刷行业违法排污问题,全部予以挂牌督办或书面督办;
制定《台州市涉水问题验收销号工作规则》,建立“找寻查挖”问题动态数据库,实行分级销号管理,打造工作闭环;
……
重拳出击之下,台州有自信直面来自社会各界的监督。
通过“望潮”“五水共治美丽台州”“台州发布”等新媒体大力宣传“找寻查挖”工作进展,利用12345热线、各级治水办有奖举报热线等渠道,鼓励群众积极提供涉水问题线索,织就全民水情“观察网”。
同时还采用《台州市媒体曝光和群众举报涉水问题工作机制》,来确保这些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
严格落实“三色预警约谈”。实施《台州市“五水共治”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对出现断面返劣、媒体曝光、群众举报等问题整改不力的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问责,去年我市共约谈问责33人。对不同能力、意愿的督查对象,实行弹性“四式”督导。
“只有直面问题、建章立制,进一步明确责任、传导压力、规范督查,才能让‘找寻查挖’专项工作常态长效。”市治水办专职副主任蔡培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