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戏曲市场的“台州现象”_台州新闻_浙江信息网 

浙江信息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新时代戏曲市场的“台州现象”

2023-06-25 11:16:49

308344da-8c32-4498-bdc0-83fee9d37658.jpg


戏曲热土

近几个月,台州接连凭“戏”火出圈。

6月17日—21日,台州市2023市民艺术节之“越美台州 文化惠民”戏曲活动周,热闹上演。

活动中,不仅有热闹好看的“小百花”、台州乱弹等专场演出,更迎来了100多位专家学者、国有院团代表、民营院团代表齐聚台州,围绕“新时代戏曲市场‘台州现象’”主题,展开交流研讨。

时间再往前推移两个月。4月中旬,2023年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戏曲折子戏展演、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改革发展研讨活动在台州举办。借助这一国家级活动平台,台州民营院团迎来高光时刻。

今年5月,台州乱弹剧团更是三度献演国家大剧院。该剧团植根文化沃土,创排了多部有影响力的大戏并斩获颇多殊荣,探索出民营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样板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台州现有注册民营剧团超200家。这些民营剧团一直活跃在基层,常年演出不断。每年,台州观众对越剧演出需求达数万场次,当地越剧文化消费规模达上亿元。

在各大重要研讨活动场合,广大专家一致认同,台州是名副其实的文艺热土。不论是清婉柔美的越剧,还是粗犷质朴的台州乱弹,不同艺术风格都能在此兼容并蓄、博采众长。

观众缘

“中国越剧看浙江,浙江越剧看台州”,一个不争的事实,台州目前已成为浙江越剧市场的“新高地”。

有人会疑问:台州既不是越剧起源地,也不是成长地,为什么近几十年来,台州的民营戏曲表演团体能够蓬勃发展?

台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罗和笙认为,首要是追溯根源,在台州,传统戏曲一直牢牢扎根于民间热土。

每逢红白喜事的场合,台州农村都要做戏,包括庙宇寿日戏、祠堂祭谱戏等,很多村镇都会自发捐款或是由当地企业家赞助,请“草台戏班”助兴,热热闹闹演上数日,村村如此,年年如此。“即便在当今文化多元的社会里,台州戏曲市场的繁荣景象依旧盛行,台州观众对戏曲的情感从未被割舍。”罗和笙说。

记者曾采访多位台州民营戏曲剧团团长,他们都表示,台州戏曲市场存在巨大潜力,目前多数本土剧团的演出足迹已经辐射至台州周边城市。

“台州保持良好的戏曲文化生态,除了传统习俗原因,另一方面,得益于文化部门、专业院团对艺术的普及和民营剧团对市场的培育。”台州市文化馆馆长、台州市戏剧家协会主席俞叶萍说。

确实,对于民营剧团这股基层文艺生力军的生存和发展,全市上下高度重视。

台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实施《关于高质量建设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市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措施,全面深化文艺院团改革工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剧团参与到全市各地“文化惠民演出”“送戏下乡”等由政府购买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将一道道文化大餐送至城乡的角角落落。

另外,台州多次承办国家级、省级民营剧团展演活动,并推送台州民营剧团参加省级和国家级重大赛事。眼下正如火如荼进行的2023市民艺术节,戏曲也是节目单上的重要内容,为广大民营文艺院团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平台。

播种机

6月18日晚,作为“越美台州 文化惠民”戏曲活动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我的那片叶——俞叶萍从艺37周年越剧艺术专场演出,在椒江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

当天演出吸引了台州各地的广大戏迷前来捧场,剧场座无虚席。34岁的张超从温岭赶来,还准备了摄像机记录演出全程。他兴奋地告诉记者,能领略钱惠丽、俞叶萍等名家风采,还能看到熊莲芬、缪新斌等台州民营剧团的当红演员同台献唱,“一台惠民演出,集合这么多越剧大咖、名角,真的是过足了戏瘾,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多举办。”张超喜欢越剧近10年,追着剧团看戏已成为他的日常爱好。

在台州戏曲的演出场合,看到像张超这样的年轻观众,已不足为奇。

对此,罗和笙以“三个化”归纳台州人爱越剧的现状,即台州人民对越剧文化需求常态化,台州越剧观众群体年轻化,台州观众欣赏越剧水平专业化。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年轻人的参与度高不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而台州的艺术工作者,很早就意识到这个问题。

俞叶萍说:“培育观众要从小抓起,尤其是怎样让青少年懂得欣赏戏曲,再去热爱,再去传承发展。”

因此,一直以来,台州致力于推动戏曲普及事业与戏曲文化发展的双向奔赴。

多年来,台州市文化馆联动全市的戏曲传承发展培育基地,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该馆还通过“文化超市”面向社会开设戏曲普及课程,致力于人才挖掘和储备。2018年,台州市少儿越剧团成立,为青少年进一步打造艺术实践平台。近年来,台州所育新苗接连在国家级和省级大赛中获奖。通过长期培养和学习,已有不少台州好苗子考入浙江专业戏曲艺校、杭州越剧院等专业剧团定向班,走上专业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