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耀仙城”共富情 ——仙居县“银龄志愿服务团”活动纪事_台州新闻_浙江信息网 

浙江信息网

新闻门户
欢迎监督
真实温暖丰富的网上浙江!

“银耀仙城”共富情 ——仙居县“银龄志愿服务团”活动纪事

2023-06-25 11:11:28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5月底,一份由“银耀仙城”民营经济助力团领衔,十多名老干部和仙居县中小企业创新协会成员历时三个多月共同完成的《关于优化全县营商环境工作的调研报告》,交到仙居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案前。该报告得到县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在仙居县,数千名老干部退休不褪色,离职不离心,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组成了科技服务、民营经济助力、文化惠民和劳模示范等十支“银耀仙城”银龄志愿服务团,为“共富仙居”凝聚银发力量。

搭建平台 发挥余热

鹤发暮年有所为,夕阳晚霞放余晖。

“我们是仙居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时间不等人啊,如今,我已年过八旬,很希望多干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老干部柯五弟说。

仙居有5400多位老干部。为更好地发挥老干部的正能量作用,实现老干部“老有所为”,2018年,该县按照“自觉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吸收农林、水利、发改、财政等单位有经验、有威望的老干部专家,组建了“银耀仙城”十大银龄志愿服务团,并成立银龄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开展春风护农、科技兴农、文化惠农、法律助农等方面志愿服务。

蒋文灿是仙居总工会原主席,退休后他放弃悠闲的日子,受聘为仙居县信访巡调工作中心副主任。多年来,蒋文灿走近一个个信访户,以理服人,以情化人,乐当信访稳定维护员,2018年被推选为“银耀仙城”老娘舅调解团团长。

“退休后,做志愿者既可以丰富晚年生活,又能实现晚年价值。”蒋文灿说。

“银耀仙城”十大银龄志愿服务团成立以来,积极有效地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当好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助力器”,着眼民营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等中心工作,积极建言献策,助力仙居高质量绿色发展。

同时,服务团坚持当好化解矛盾的“润滑剂”,宣传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有效促进社会和谐。

自组建以来,老干部们走遍全县20个乡镇(街道),围绕乡村振兴、旅游服务、商贸流通等,走访企业300余家,召开行业座谈会80余场,解决各类发展诉求230余条,帮扶5个行业协会,推动促进2个后进村党支部转化,相继撰写了10篇高质量调研报告,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

服务保障 凝聚合力

作为全县第一个水果专业技术干部,“银耀仙城”科技服务团成员沈青山与水果已经打了40多年交道,退休后依然坚持在田间地头奔波,推广杨梅高效栽培和生产管理技术,被梅农们亲切地称为“杨梅司令”。

老干部的助力共富之路,同样需要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社区党员的协助参与。为了将银龄助力的力量向街道社区延伸,仙居创新实行退休干部“双报到双服务”制度,离退休干部党组织赴结对联系社区、老党员赴居住社区开展党建指导、乡村振兴、扶弱帮困等行动。3个街道、2个乡镇还分别成立了银龄志愿工作室和党建共享基地,为老干部志愿服务提供舞台。

“老干部居住在省耕社区,老干部工作室也建在省耕社区,有效增强了社区的先锋力量。我们社区党员干部和老干部一起齐心协力,工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南峰街道省耕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喜明表示。

农林、发改、商务、经信等相关单位积极参与配合民营经济助力团开展杨梅、稻米、油茶、民宿、三黄鸡、茶叶等特色产业的调查研究、帮扶助力工作。在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大力支持下,老干部牵头县油茶协会,组织了全县20家油茶合作社、31个油茶基地负责人、25个油茶种植大户及油茶扶育人员等百余人赴常山县学习考察。

同时,仙居将银龄志愿服务与“青蓝结对”仪式有机结合,推出了银龄志愿“三个一”制度,组织“银耀仙城”十大银龄志愿服务团分别联系一个单位、一个乡镇(街道)、一个行政村,在开展志愿服务行动的过程中,邀请相关单位的业务人员、镇村干部共同参与,以“一对一帮、手把手教、实打实带”的方式,让年轻党员干部在共同富裕的志愿服务实践中增强群众观念,提升专业能力,掌握处理突发事件技巧。

“让老干部退休后能够继续发光发热,为全县党员干部树立起优秀的榜样。”仙居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曹海风说。

银辉闪耀 促进共富

人生易老,初心常在;岁序恒新,壮志长存。

5年多来,仙居县老干部们依托服务团这一平台,活跃在基层一线,用力用心用情帮助解决各类发展难题,助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施探薇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全国劳模,在农作物种子事业获得过殊荣。作为“银耀仙城”劳模示范团团长,这两年,施探薇结合仙居的生态优势,探索实践发展林下经济,在杨梅园里发展大白鹅养殖。2021年4月,她把第一批鹅苗送到田市镇的杨梅种植基地,经过4个月的努力,首批2000羽大白鹅在10个基地“安家落户”,杨梅园大白鹅养殖成功。

“施大姐真热心,每个月她都会来基地跟踪指导。如今,我们的杨梅基地,加上大白鹅后,每年增收好几万元。” 杨梅合作社大白鹅养殖户龚小仙说。

与施探薇一样,今年72岁的蒋梅花也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仙居果农。

仙居是中国杨梅之乡,每年杨梅管理季节,蒋梅花、沈青山等“银耀仙城”科技服务团成员总是出现在村里,穿梭在各个杨梅基地之间,为梅农进行管理技术指导。至今,科技服务团已与全县16个乡镇、30余个重点村建立帮扶联系。

“他们对杨梅的感情很深,对仙居杨梅产业的发展功劳很大,梅农都记着他们的好。”科技服务团团长王洪顺说。

与此同时,“银耀仙城”文化惠民团的成员们经常开展文化下乡,把文化送到千家万户,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