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3 12:46:0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思想指引、内容资源和理论支撑,扎实推进“一中心、两联盟、三体系”建设,将大陈岛垦荒精神等思政元素转化为最鲜活的教育资源,探索构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长效机制,着力打造区域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台州样板”。
融合统筹,体制机制一体化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为答好全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这一时代课题,2022年4月1日,台州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印发了《台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及组织保障。
6月2日,由台州学院牵头,以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核心,台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联盟(以下简称“联盟”)和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正式揭牌成立并进入实体化运行。
据悉,联盟涵盖各县(市、区)以及高校、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初中和小学学段,由60家单位组成,还组建了指导委员会、“思政课智库”小分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科研团队,形成了党政领导、教育部门推动、高校牵头、大中小学共同参与的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模式。
其中,“思政课智库”团队多次深入台州各县(市、区),广泛调研中小学思政课建设情况,实地走访了一批代表性学校,通过听课、座谈、访谈等方式,听取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和一线思政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发挥高校优势,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不同类型、不同学段的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台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主任,台州学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金松说。
科研引领,课程教学一体化
前段时间,一位思政课教师向中心反映,在新教材《逻辑与思维》课程的授课方面存在一些难点。为此,中心聘请了高校教授,面对面对其进行专题辅导。
这是中心一体化建设教科研团队提供精准服务的一个缩影。
“中心聘请了14位专家学者,认定了市级一体化建设教科研团队。”台州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台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天华说,成员中既有教授博士,也有省市中小学教研员、一线骨干教师以及教育管理专家。
一方面,团队围绕课程、教材、教学、师资、管理等,从一体化教学、教研、实践、研修、考核评价等方面,积极开展“有组织的教科研”。同时,坚持以科研引领教研、以教研带动教学,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其中,“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地方创新实践研究”获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思政专项立项,“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红色文化资源案例库建设研究”获批浙江省“十四五”教学改革研究成果项目。目前,中心在研国家社科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10项。
去年,中心还牵头开展了台州市首届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承办了跨省跨校的“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和青年学者论坛,更好地发挥了领头雁作用,进一步深化台州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深度和广度。
共建共享,区域资源一体化
今年3月18日,恰逢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四周年。台州市联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共同举办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暨一体化建设联盟会议,并与阿拉尔市签订了共建东西部联盟合作意向书。
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推进过程中,台州始终把协同思政课与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教育资源并形成合力放在重要位置。为此,联盟与椒江区、玉环市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不断拓宽台州区域外的“联盟圈”,与新疆裕民县教育局、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渤海大学和喀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政府部门、教师进修学院、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实现了区域外的结对共建,加快推进跨省跨区域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除了深入挖掘和整合各地各校思政资源,推动校地合作、校校合作,实现思政课优质教学资源贯通融合外,联盟与中心还立足台州城市精神,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建成“数字马院”,建设思政数字教学资源库,把垦荒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开展特色主题教育、编用特色地方教材、开发在线特色课程等,还依托大陈岛垦荒精神研究中心和大陈岛劳动实践基地,为我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注入了不竭的动力。